“眼睛看不清后,地里的活干不了,连孙女的脸都要看不清了……”70岁的陈爷爷家住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提起自己的眼疾,满是无奈。这个靠务农为生的四口之家,正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眼疾,陷入了生活与经济的双重困境。
陈爷爷一家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他与儿子、两个孙女相依为命,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农和儿子的基本工资。可随着年龄增长,陈爷爷的身体大不如前,尤其是眼睛问题愈发严重,不仅无法承担重体力农活,连日常吃饭、穿衣等简单生活琐事都受影响。
陈爷爷患有眼疾期间,生活基本靠晚辈们照顾
为了保住视力,家人带着陈爷爷辗转求医,最终在安徽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主任张玉给出了诊断结果——需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才能改善视力。然而,高昂的手术费用像一座大山,压得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喘不过气。“儿子工资刚够一家人吃饭,务农收入又微薄,手术费怎么凑都凑不够。”陈爷爷一度想过放弃治疗。
就在全家陷入绝望时,安徽爱尔眼科医院主动为陈长河申请了5000元爱眼公益基金救助。这笔“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手术费用的压力,更让陈长河重新看到了光明的希望。“特别感谢医院和公益基金,要是没有这份帮助,我可能这辈子都看不清了。”陈爷爷激动地说,他承诺会妥善使用这笔救助资金,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重新帮家里做点事,也好好看看两个孙女的模样。
安徽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主任张玉为其开展手术。
术后复查,陈爷爷的视力恢复良好。
【角膜移植小科普】
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如角膜瘢痕、角膜溃疡、圆锥角膜等)的重要手术方式,通过将健康的角膜组织移植到患者受损的角膜上,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或控制眼部病变。
手术关键:角膜属于“免疫赦免”组织,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对较低,但仍需患者术后遵医嘱使用抗排斥药物,定期复查。
供体来源:角膜供体主要来自志愿捐献,目前我国角膜捐献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患者通过捐献的角膜重获光明。
术后注意:患者术后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以促进角膜愈合和视力恢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