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的老伴,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老来伴”
人生过了六十,有些事说起来平常,其实真到眼前,谁都不见得淡定。我也算是个明白人,退休、有点积蓄,女儿孝顺。这日子原本一眼望到头——直到老张闯进了我的生活,搅了我的“清静”。
你说,人到晚年,最怕啥?一个人孤伶伶地对着冰箱啃剩下的菜,怕。可更怕的是,以为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伴,到头来,却成了别人的“物美价廉”。我王阿姨以前没信这邪,但总有人能让你“自以为开窍”一回。
我老伴走了已经三年,头一年,我像没根的浮萍。女儿闹着让我搬过去住,理由冠冕堂皇,“妈妈没人照应怪不放心。”可我清楚,万一我真“落地生根”在她家呢?小夫妻还是想有自己圈子,我去得太勤就成了“太重的影”。我那点退休金不算多,但自己吃自己喝,也能过得去,至不济馒头咸菜,清爽点儿。
其实我一向认命。晚年自己过,少添点麻烦,多点自由。什么搭伙、再找“老来伴”的念头,起初离我挺远。主要也是怕麻烦,也怕走了老路:你不懂我,我不懂你,结个伴最后还不如一个人省事。
再后来,老张出现了,巧得很,一次晚宴上——是个远房亲戚的小孙儿办的一岁宴。我原本就是伸个头打个酱油,想早点撤。老张坐我旁边,礼貌里带着点殷勤,说话挺逗,问东问西,比年轻人都上心。我那会儿还真没往哪想,只觉得这大哥比桌上别的老人热情。
临走时他执意要开车送我,说我和他住得近,也是一种缘分。我嘴上说着“不麻烦”,其实心里觉得,人到这把年纪,还有人愿意为你跑两趟,也不容易。好歹他比我大三岁,看着也是“过来人”,咱倒也不用太设防。
没想到,线就这样慢慢牵上了。老张家跟我家隔着一个公园,有时没事,他就过来找我散步,要么请我去他小区门口吃个小碗菜。闲聊中他讲自己老伴也走得早,儿子常年忙生意,他家没人气。听着跟我差不多,两地寂寞人。
后来,我让他到家里吃饭,多少算有点“迈入生活”。他也不输阵,手里提的菜,比年轻人都讲究。等轮到我去他家,我顺手帮他厨房擦干净,被夸得鼻子都快歪了。那味儿,竟还有点少女心。
人嘛,总是经不住几句好话。一来二去,老张愈发殷勤。算不上追求,就是那种“把你当回事”的暖,让我觉得心里发热。不怪我孤单,是因为这么些年没人再这样耐心,等你喝茶,等你出门,关心你的腰疼肚子胀。
半年下来,我们的“关系”算是明朗了。他跟我提要去结婚,说生活得投缘,他能照顾我。我也琢磨着,法律上把这事定下来,挺稳妥。约好了日子,他却爽约。我连打几个电话他都不接,人像消失了一样。
我实在着急,赶到他家,他正躺床上,脸色发灰。见我来了,口气倒怪可怜。他儿子反对,说我是“看中”他退休金,嫌我“能耐”不够。老张又说,其实他是真舍不得我。但领证这事儿看儿子脸色,要不就咱俩搭伙吧,过个伴日子。
这人啊,老了也脆弱。我那时没矫情,想想领证也不过是张纸,只要两个人互相搭把手,有什么不成?他说,每月给我两千元,我来掌勺管家,生活费全包。光想也合理,毕竟我本来就自食其力,上点心还能贴补点存款。
头三个月,倒也清清爽爽。日子虽然简单,但跟一个人过比,热闹不少。可不巧,他儿子儿媳从第四个月开始,每逢周末必定来蹭饭。有时连着小长假,客厅里热闹得像过年。家里最早的静谧,被他们一顿油烟味打碎。
两千块的伙食费,大家想想啊,四个人吃着,还要添菜添肉,天天都像办宴席。我憋不住,和老张摊牌,说再这样下去,“钱不够花啊,你是不是得贴点儿?”老张却不觉得,他说“他们也不天天住”,让我要细水长流。
没法,我也认了。当时想,忍一下,抹不开脸把老人家的孩子“请出门”,倒像我不懂人情世故。但累是真累,没人夸我嘴巧手利了,甚至每次孩子们走了,家里剩下一地狼藉,还要我一点一点收拾。
忍到那天,说实话,上天给了我一个“探知真心”的机会。我早上去买菜,临走手机落在桌上,回来拿。门没关,我进门前正听到老张和他儿子说话。内容听了一大半——就像戳破一层窗户纸。
老张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说他找我真是“会精打细算”。我可比钟点工值,“钟点工一小时三十,连两千块都雇不来全套。”更要紧的是,我还二十四小时待命,身兼保姆+厨师+老伴。
他说以后只要不领证,家里就没有瓜葛。我听着,感觉自己心里冰凉——原来从头到尾我就是份“性价比极高的长期工”。倒是他儿子比他客气几句,问我会不会发现,说“人家阿姨好歹有自尊”。老张大手一挥,“她好了脾气,我说两句就哄过来了。”
那一刹,我脑子里乱得很。其实之前的委屈、累和不自在,这一刻全有了答案。
我没跟他们撕破脸,只是冷静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告诉老张:“我想明白了,这伙搭不得。”老张还有点不甘心,问是不是我想多了。我那会笑得很平静——“这一架伙,我不上了。”
回家路上天正好下着点雨。我忽然觉得一个人挺好的。没人设好角色等你入戏,也不用替别人计算省下了多少“人工”。有时候,人到老了,一碗自己煮的面,也能让自己心气平和。
我想,搭伙的日子,也许确实适合很多人。但到底要不要开始,受不受这份委屈,还得自己说了算。你问我后悔吗?早知道这事,宁肯清冷,也绝不凑热闹。
谁说老年没情感波折呢?生活哪有那么清楚的答案,也许“好伴”本就在独处里。搬回来,女儿又开始打电话唠叨我。我听着,忽然觉得世上最不复杂的爱,还是那一声“妈,早饭多喝点粥。”
至于老张那边——老话说“桥归桥,路归路”,各过各的。天又亮了,锅里冒着热气。我在窗边冲着院子里晒太阳的小猫出神,心里空出来一点,倒像风吹过一样,轻快了不少。
或许,这才是我想要的“老年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