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1岁男子被锄头砸伤,脚趾出血后不以为意,结果出现四肢筋挛、苦笑面容……

0
分享至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跌倒、擦伤、碰伤,不论伤口大小,都应该多加注意。家住长沙县、51岁的农民李德良(化名)近期就因被锄头砸伤、未规范处理伤口,感染破伤风被送进医院急救。

“患者在做农活时,被铁质锄头砸伤脚部,不仅破皮出血,趾甲也受到损伤。因觉得创口不大,他仅简单止血便继续干活,未做进一步处理。20天后,患者突然出现张口受限、苦笑面容,还伴有四肢肌肉痉挛,被紧急送往急诊抢救,确诊为破伤风感染。” 据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邵启兵介绍,患者病情危重,经过急诊ICU医护人员20余天的全力救治,终于转危为安。这一案例再次提醒,即使是日常农活中的“小伤口”,忽视规范处理也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邵启兵介绍,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的特异性感染。潜伏期为3~21天,一般为7天,但10%的患者短至24小时感染,3%的患者超过30天感染。需要重视的是,破伤风病死率较高,即便经过综合性的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的病死率也在30%~50%。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将达到100%。

一般来说,破伤风常由外伤引起,特别是动物致伤、出血伤口、伤口深而污染的伤口,尤其是土壤、粪便污染,木刺、铝钉等金属生锈的物品造成的伤口。同时严重感染的伤口(如肛周脓肿,消化道损伤,中耳炎,牙周感染等)也须注意预防。致病元凶为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中,尤其在农活场景下易通过破损皮肤侵入。该细菌需在缺氧环境中生长繁殖,锄头砸伤造成的伤口(即使创口不大)若有异物残留或清洁不彻底,易形成厌氧环境,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进而产生毒素侵袭神经系统。

感染破伤风后一般会有全身无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等前驱症状。典型症状会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邵启兵提醒,除案例中的农活器械(铁质锄头)损伤外,铁钉、针、玻璃、竹签等锐器刺伤均属于破伤风高风险因素,尤其是涉及泥土、灰尘污染的伤口,感染概率更高。

另外,“创口小就不用重视”“简单止血就行”等想法也是是多数患者延误处理的主因。事实上,破伤风感染与伤口大小无绝对关联,小而深、有异物残留或污染的伤口,因易形成厌氧环境,反而可能成为“隐形杀手”。

邵启兵强调,处理伤口应抓住“黄金时间”,拒绝“简单应付”:

1、彻底清洁:受伤后需立即检查伤口,清除残留异物(如泥土、碎屑),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破坏厌氧环境,减少细菌残留,不可仅简单止血便放任不管。

2、及时就医:无论伤口大小(尤其是生锈器械)、泥土污染,或出现破皮、出血、组织损伤(如李德良的趾甲损伤),均需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进一步清创,并根据免疫史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主被动免疫预防。

若受伤后(即使已过去数周)出现张口困难、肌肉酸痛、肢体抽搐,或“苦笑面容”“角弓反张”(背部肌肉强直、身体呈弓形)等症状,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救治。破伤风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干预是降低致死风险、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切不可因“症状出现晚”而延误治疗。

另外,规范接种疫苗也是有效预防手段。儿童期规范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后,成人需根据免疫史定期加强接种。若全程接种(3剂)后超过10年,或免疫史不详,受伤后需及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建立长效保护;若为污染伤口,还需同时进行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对于未完成全程接种、免疫史不明,或伤口污染严重(如泥土覆盖、金属器械损伤)的人群,受伤后就医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可能存在的毒素,降低感染风险。

邵启兵强调,破伤风是可防可控的疾病,核心在于“重视伤口、规范处理、及时免疫”。尤其是农民、建筑工人等常接触泥土、金属器械的人群,更需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因“小伤忽视”酿成“大病危机”。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王玲 朱文青

(来源:潇湘晨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数字财经智库
2025-09-19 16:32:53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你的篮球频道
2025-09-19 10:20:09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全金猫眼
2025-09-18 06:12:00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7 11:45:22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史笔似尘钩
2025-09-18 21:51:22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寰宇大观察
2025-09-18 22:30:14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国际艺术大观
2025-09-18 18:21:33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夜阑故事集
2025-09-19 22:10:03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潇湘晨报
2025-09-18 17:42:06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我一直在终点等你
2025-09-18 22:06:07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新财迷
2025-09-19 23:34:15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大风新闻
2025-09-19 14:16:02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柳絮忆史
2025-09-04 08:49:32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张道陵秘话
2025-09-19 22:36:26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体育就你秀
2025-09-19 16:13:54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8 22:16:40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新浪财经
2025-09-19 22:53:39
2025-09-20 06:07:00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16393文章数 9386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本地
旅游
教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