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之际,特朗普要求哪些国家对中国发起制裁?又有哪两个国家想当“出头鸟”?
«——【·美国的胁迫算计·】——»
马德里秋日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玻璃窗,在中美经贸谈判代表的桌面上投下沉默的光斑。当地时间9月14日的这场会谈,桌前的交锋远不及场外的暗流汹涌。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跨洋喊话,将34个国家拖入一场针对中国的制裁旋涡。欧盟、七国集团、北约盟友的名字被依次圈入施压名单,50%至100%的关税数字像惊雷般炸响在社交媒体,让本就紧张的谈判氛围彻底凝固。这场以“向俄罗斯施压”为名的制裁行动,正在撕开全球经贸秩序的裂痕。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号在9月13日更新的文字仍带着数字的灼热度。他要求北约国家作为整体对中国征收50%至100%的关税,同时逼迫欧盟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00%作为“二级制裁”筹码。
这些百分比背后,是34国各自的经济账本在无声抗议。英国《金融时报》9月12日披露的内幕显示,美国政府早在两周前就开始对七国集团成员逐个施压,要求将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企业纳入关税惩罚名单,试图用经贸手段干预俄乌冲突走向。
欧盟总部的走廊里弥漫着不同声音的碰撞。德国车企的游说团队频繁出入贸易委员办公室,他们生产的汽车有三分之一依赖中国市场零部件供应。法国却在成员国会议上强硬表态,认为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经验应推广至更多领域。
这种分裂在具体税率上显露无遗:比亚迪电动车面临17%的反补贴税,而上汽集团则要承受35.3%的惩罚性税率,同一政策在不同企业间制造着不公平的生存环境。北约秘书长在布鲁塞尔的新闻发布会上试图淡化分歧,却无法解释为何美国要求欧洲牺牲对华贸易利益来配合其对俄战略。
那些标注着“机密”的制裁清单在跨国传递中沾染了不同咖啡渍的痕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测算的关税增收模型显示,若34国同步行动,理论上可使中国对美欧出口额锐减40%。
但意大利副总理塔亚尼的私下表态戳破了这个算术神话,他在与中国商务部部长会面时直言,欧盟企业无法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这种现实困境让特朗普的“整体行动”号召沦为纸上谈兵,每个被点名的国家都在悄悄计算自己的止损点。
«——【·特朗普的双重标准·】——»
英国政府9月12日宣布的制裁名单成为第一个触发中方反击的火星。3家中国实体因所谓“向俄罗斯提供关键物项”被列入限制名单,驻英使馆发言人当天就作出回应,直指这种单边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
这个曾经自诩“自由贸易旗手”的国家,如今正将制裁工具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武器,却回避解释为何同类企业在其他国家可以正常运营。
欧盟的制裁迷宫里藏着更多自相矛盾的规则。
匈牙利在表决中多次投下反对票,认为针对中国的二级制裁会反噬欧洲经济复苏。德国经济部长公开质疑,对中国光伏组件加征关税将延缓欧盟绿色转型进程,这与冯德莱恩宣称的“气候优先”战略形成讽刺对比。
更具戏剧性的是,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被欧盟单独给予7.8%的优惠税率,这种“选择性制裁”暴露了政策背后的利益交换。
世贸组织的案卷柜里,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278页裁决书记录着另一种真相。文件显示欧盟委员会在调查中拒绝采纳中方提供的数万页证据,预设结论的做法违背了其承诺的“客观公正”原则。
这种程序不公让所谓“合规制裁”的说法不攻自破。中国商务部在马德里会谈间隙提交的备忘录列举了更触目惊心的数据:仅2024年,欧盟对华不合理关税措施已导致中欧贸易额同比下降12.3%,超过500家欧洲企业因此调整在华投资计划。
制裁的多米诺骨牌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含糊其辞地表示“不会盲从任何单边制裁”,这个同样被美国施压的国家选择与中国保持默契。
南非、巴西等金砖国家则在联合国贸发会议上联合发声,指责34国集团的关税联盟正在制造“新的贸易殖民主义”。当英国企业开始询问如何规避中方反制措施时,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美国战略棋盘上随时可弃的棋子。
«——【·中方的反制·】——»
中方的回应带着法律文书特有的精确与力量。在马德里会谈的开场白中,中国代表没有重复外交辞令,而是直接列举了英方制裁措施中6处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具体条款。
这种专业反击让美方试图将“制裁正当化”的努力瞬间失色,也向在场的34国代表传递出清晰信号:任何损害中国企业权益的行为都将面临精准反制。
商务部的电脑系统里存储着不断更新的反制预案。针对欧盟电动车关税,中国已启动对欧洲红酒、空客零配件的反补贴调查,这些领域恰好覆盖了积极推动制裁的法国、德国的优势产业。
更具威慑力的是中国在世贸组织发起的法律诉讼,2025年4月成立的专门小组正在审查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合法性,这种多边机制内的维权行动,比单边报复更具持久压力。
市场用数据投票的速度超过政治决策。在特朗普发文后的72小时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1.2%,欧洲斯托克汽车板块市值蒸发230亿欧元。
德国大众集团紧急发布声明,强调“中国市场对集团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种表态与其政府的模糊立场形成微妙对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收集的证据显示,已有17家欧盟车企通过调整供应链、设立第三国组装厂等方式,规避所谓“二级制裁”带来的损失。
驻英使馆的严正交涉转化为具体行动。中方不仅暂停了与英方的经贸对话机制,还对参与制裁的英国金融机构采取了限制措施。那些跟风制裁中国企业的英国律所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资格。
当关税数字被政治操弄成武器,最终受伤的不仅是中美经贸关系,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这场以“正义”为名的制裁狂欢,终将在现实的代价面前露出它的真面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