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无糖饮料的真相。实际上,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误解”,又何止无糖饮料这一种!
误解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误解由何而来?
作为“外行”,老百姓对健康饮食的概念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明明知道真相,却利用“认知差”来糊弄消费者,把有害的东西包装成“健康食品”,就是道德问题了。
今天再跟大家聊几种这些年比较流行的“健康饮食”模式,表面看起来很科学,实则蕴含着健康风险。
第一个是“低碳饮食”。
低碳饮食中的“碳”,指的是碳水化合物。
所谓低碳饮食,说白了就是少吃主食的饮食模式。这种饮食模式受到很多糖尿病人的青睐。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是对血糖影响最大的食物种类,吃多了血糖容易高。因此,很多人视“碳水”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结果呢?却适得其反:过分控制碳水,使血糖变得更难控制。
的确,对糖尿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容易升高血糖,但它却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之首。
因为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人的正常活动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量不够,为了保证能量的正常供应,自然就需要多吃一点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
但是脂肪的能量密度远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吃得多了很容易导致热量超标,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加重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是个好东西,但是吃多了也有危害,这一点后面讲。
另一方面,脂肪和蛋白分解的过程中还会生成酮体,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风险。
那不吃那么多呢 ?
碳水吃得少,如果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保持不变,身体缺乏能量,就会去分解自身的蛋白质来供能。
这会导致营养不良、皮肤变差、掉发、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后果。
除了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还会促进血清素分泌。
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广泛影响,还能使大脑产生来愉悦感和幸福感、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延缓认知衰退等。
长期碳水不足会导致血清素分泌减少,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食欲紊乱、消化功能异常等。
所以,糖尿病人采用低碳饮食,短期内虽然能把血糖降下去,却损害了长远的健康。
所以,虽然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最大,但是国内外的糖尿病饮食指南仍然建议,它提供的能量要占总能量的45%~60%。
第二个是蛋白质饮食。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正常范围内补充,蛋白质自然是好东西。它是构成我们生命的基础,并且几乎参与身体的所有生理过程。
不同的蛋白质排列组合,构成了我们身体的肌肉、骨骼、皮肤、毛发、器官等组织。
当这些组织受到损伤时,也需要蛋白质来进行修复。
它还构建了我们体内的各种激素和酶,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另外,我们体内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原料也是蛋白质,这些抗体是免疫系统的基础,帮助我们的身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很多糖尿病人蛋白质吃得不够,我还专门写过文章进行科普。
但是,即便是这么好的东西,如果摄入过量,也会损害健康。
比如,大量的蛋白质进入肠道,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我们都知道,黄豆吃多了容易放屁。这是因为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属于高蛋白食物。
这些蛋白质在肠道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的代谢产物——硫化氢、氨、酚类和吲哚类化合物等,这些产物就是“屁”的主要成分。
除了闻起来臭,这些产物还是肠道有害菌的温床。它们会使有害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挤占有益菌的生存空间,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这些有害菌还会把蛋白质分解为其他有害物质,损害我们的健康。
比如,梭菌和大肠杆菌会把动物蛋白分解为“三甲胺”,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再由肝脏加工成“氧化三甲胺”。
后者会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血液里的氧化三甲胺浓度每增加1μmol/L,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上升7.6%。
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硫化氢和氨会增加肠道通透性,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血液,引起身体的慢性炎症。
而慢性炎症正是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病因之一。
第三是低脂饮食。
肥胖是很多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这使人们谈”脂肪“而色变。
但是,肥胖的危害并不等同于脂肪的危害。
肥胖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一个结果,而脂肪摄入并不是结果,只是原因之一,脂肪本身是否有害,还要看具体的摄入量。
脂肪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好或者坏的标签。
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脂肪除了增加香味、提供热量,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比如,脂肪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成分,并且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
脂肪还能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因为有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另外,脂肪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比如,磷脂和胆固醇能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参与构成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等。
还有一些脂类参与细胞修复、代谢调节、激素合成等,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除了以上这些,对糖尿病人来说,脂肪能够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还能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
当然,脂肪虽然不可或缺,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多。
一是脂肪能量密度高,吃得多容易使总热量超标,引起肥胖。肥胖则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二是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硬化,促进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较大,应减少摄入比例。
以上3种“健康饮食”的坑你踩过吗?如果你也踩过这些坑,分享给你关心的人知道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