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技工美企被一锅端,李在明火速变脸对华示好——这个戏码,你看懂了吗?
9月的美国佐治亚州,原本热火朝天的现代、LG电池工厂突然迎来了一场“警车大扫荡”。三百多名韩国技工还没反应过来,集体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一道打包带走,跟拉牲口似的,装满警车。
这一下,韩国国内舆论炸开了锅,就像煮泡菜时忘记放盐,谁都忍不住要多嘴几句。
而特朗普也没有选择“打圆场”,直接站出来说:“这不是误会。”一句话让韩美之间的多年情分凉了半截。
味精撒多了,泡菜腌咸了。这事不仅搅乱了韩企在美投资的大盘,还让韩国政府方寸大乱。
仅一天之内,现代和LG在美股市蒸发掉18亿韩元,韩国企业家们开始磨洋工,谁也不敢造次。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着李在明给个说法的时候,韩国总统突然连下四道命令:接回被抓技工、开放中国游客免签、限制国内示威、暂停对菲律宾贷款。
前脚还在给“美国老铁”上贡送钱,后脚就转身开始对中国笑脸相迎,这翻脸速度,比韩剧里的婆媳关系还要快。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心里肯定犯嘀咕:咋一下子风向全变了?这老李到底是受了什么委屈?其实,时间倒拨两周,李在明刚刚结束与特朗普的“友好会面”。
本以为自己花了数千万美元买了美国人的欢心,谁知特朗普转身就把要价提到天花板,要求在韩国拿地建“国中国”,韩美关系瞬间变成了双簧戏,一唱一和都由美国主导。
工厂事故一出,韩国国内对美情绪如点燃鞭炮“噼里啪啦”作响,各大媒体争先恐后批评美国和本国政府。
韩国正在“安美经美”的路上小跑,突然被绊了一跤,李在明只好紧急换鞋,准备另走一条路。
第一步,就是把境外的技工老乡们召唤回国。据内部消息,这群人在9月10日就该回家,但美国迟迟不松手。
或许特朗普觉得,没有这些韩国师傅,工厂连电池盖都扣不上,于是迟疑了一天。最终在11日,这批技工扬帆返韩,韩国政府总算能对国内压力交差。
经济账更难看了。电池工厂投资高达3500亿美元,现在利润没影,成本都悬着。
韩国企业信心受挫,美股应声下跌。企业界直接开启“拖延战术”,态度暧昧,“美方要求,走程序”,谁还敢再掏腰包?
这时候,韩国的外交方向悄然转舵,把目光又投向了中国。第二道命令,开放中国团体游客免签,从9月29日一直持续到2026年6月底,最多可在韩停留15日。
要知道,2019年中国游客为韩国带来了300亿美元。今年免签政策仿佛在给旅游业注射强心针。但光靠政策还不够,还得“清场”。
第三道命令,明文规定限制在明洞商圈附近示威活动,明显是给中国游客“铺红地毯”。李在明在内部就是这么坦白的:集会太闹腾,影响韩国外交形象,要收敛。
有趣的是,之前面对中国阅兵邀请,李在明还一副“不熟不搭理”的架势;如今被特朗普拍醒了,他才发现,和美国一厢情愿,容易吃哑巴亏。现下再向中国笑脸求财,不过是临时打个圆场。
最后一道命令,韩国财政部暂停了原计划对菲律宾的7000亿韩元援助。这笔钱本用于改善当地农业和交通,可在东南亚的操作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所谓“基础设施”,“十之一二”落地已经算奇迹。
这个项目,其实就是韩国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小动作。叫停贷款,与其说是反思外交,不如说是韩国对美国的不满敲了个边鼓。一旦美方政策有变,随时可以重启。
综上四令,韩国对中国的“示好”行为,看似转身投怀送抱,本质依旧还是利益权衡,只是想从中国捞点儿真金白银来解困。
韩国对于大哥美国,在外面受气,回去还得嗔怪自家小弟换桌布。本质上,韩国依然会“一切听令”,现在的小动作不过是权宜之计。
外交风云,变幻莫测;有人在台前高歌,有人在幕后掰算盘。韩国这次的“变脸”,究竟能不能为自己赢得新出路,还要看那边的美国“主人”肯不肯撒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