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万,一泡尿,一个家庭的末日!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判决引爆全网,熊孩子父母背景被彻底扒开,根本不是“富二代”。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有其他的判处惩罚?
这事儿得从2024年2月24日的凌晨说起。
上海滩最繁华的地段,外滩的一家海底捞包厢里,两个17岁的表兄弟唐某和吴某,借着酒劲儿干出了一件震惊全网的事。
他们吃完火锅,竟然站上桌子,对着还没撤走的锅底小便。
更离谱的是,一人胡闹,另一人还淡定地拿出手机全程录像,完事后随手就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圈。
他们可能以为这只是个醉酒后的恶作剧,最多被朋友笑话几句。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互联网的发酵速度,这段视频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一夜之间,把他们自己和餐饮巨头海底捞一起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海底捞一纸诉状将两个少年及其父母告上法庭,开出了超过2300万元的索赔天价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企业在用雷霆手段泄愤。
2024年9月12日,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涉案人员被罚220万元。
这220万,不是法官拍脑袋想出来的惩罚性数字,而是仔细审查了海底捞那份长长的损失清单。
首先,有13万元是板上钉钉的硬损失。
这包括了涉事门店所有餐具的销毁更换费用,以及对整个店面进行深度清洁消毒的开支。
你往锅里撒尿,锅和餐具就得报废,店里就得彻底消毒,这就像一加一等于二,是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物理损失,没有任何争议空间。
真正的重头戏,是那笔高达200万的经营与商誉损失。
海底捞提出,事件发生后,门店的声誉一落千丈,生意大受影响。
法院认可了这一点,承认企业为了平息事态,给大量顾客办理退款,以及短期内的营业额下滑,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不过,法院并没有全盘接受企业提出的高额索赔。
毕竟损失要赔,但必须是合理且直接相关的。
这200万,是法院在剔除了夸大和难以界定的部分后,给出的一个相对公允的估值。
海底捞为了挽回声誉,曾对2月24日到3月8日期间在该店消费的4109单顾客,给出了“退一赔十”的补偿方案。
单单这一项,就让海底捞付出了超过2000万的真金白银。但在法庭上,这笔巨款却没能让侵权方全额买单。
法院认为,“十倍赔偿”是一种商业决策,是海底捞在面对汹涌的舆论危机时,为了自救、为了向市场展示决心而主动选择的公关策略,却不是法律意义上由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损失。
法律只负责填补被捅破的窟窿,至于企业为了让房子看起来更漂亮而做的豪华装修,那得自己掏钱。
在这场危机中,海底捞的表现堪称一波三折,从最初的犹豫到后来的决绝,每一步都踩在舆论的脉搏上。
事件发酵初期,3月8日,海底捞的第一份声明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它姿态很低,呼吁公众给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言语间充满了宽容,甚至没有立即表示要追究民事责任。
这份“宽容”并没有换来市场的谅解。
恰恰相反,网络舆论炸开了锅。消费者们不买账,他们觉得食品安全是底线,任何触碰底线的行为都不能被轻易原谅。
人们的愤怒像潮水一样涌来,指责海底捞“和稀泥”、“对顾客不负责”。
仅仅四天后,3月12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海底捞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横空出世,宣布将正式提起诉讼,向肇事者及其监护人索赔。
紧接着,便是那套“退一赔十”的组合拳。
说实话,海底捞付出了超过2000万的直接经济成本,最终从法律上只追回了220万。
这个方案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从肇事者那里拿回多少钱,而是做给全中国的消费者看的。
判决书下来后,两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随之曝光。
没有网络上最初猜测的“富二代”光环,他们的父母只是在菜市场靠卖菜维持生计的普通人。
之前视频里那双被网友扒出的疑似奢侈品牌的鞋子,也被父母澄清,只是几十块钱买的廉价仿冒品。
一个在菜市场日夜操劳的家庭,面对220万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半辈子的积蓄化为乌有,可能是未来数十年都要背负沉重的债务。
“倾家荡产”,这四个字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是一句夸张的形容,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这份判决,成了父母为缺失的管教所支付的、最昂贵的一笔“学费”。
更值得深思的是,法院在判决中特意明确了赔偿的责任顺序:赔偿款应优先从两名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其监护人承担。
看见了吧,在法律面前,“他还是个孩子”,这句曾经被无数家长当作挡箭牌的话,毫无作用。
法律和社会对未成年人责任的认知,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保护不等于纵容,年龄小不再是逃避严重后果的万能借口。
当你的行为越过了公共秩序的底线,造成了实质性的社会危害,那么,你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无论你是17岁,还是27岁。
当然,也有人对判决书中“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的说法提出疑问,认为这暗示了家庭背景可能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可这种矛盾点的存在,无非是让整个事件增添了一丝复杂性,并不影响案件的核心警示意义。
从海底捞小便门,到最终220万的判决,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一场闹剧的收场。
而是清醒的明白:在规则面前,没有人可以永远“不懂事”,无论是那个闯祸的孩子,还是疏于管教的家长,亦或是身处舆论漩涡中的企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