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都是爱我们的。哪怕打骂,也是为我们好。
可人到中年,站在为人父母的位置上,才终于明白,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原谅。
更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得上“心疼”二字。
有一种父母,他们表面上尽到了抚养的义务,实际上却从未真正在意过孩子的感受。
这类父母,往往是NPD人格——也就是强烈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类人。
他们在人群中看不出来异样,但在亲子关系里,却冷漠得像冰。
01
只关心面子,从不在意孩子的心情。
这类父母,最在乎的不是孩子幸福不幸福,而是别人怎么看他们。
孩子考了第一名,就拼命拿出去炫耀,像奖杯一样展示在朋友圈里;孩子考砸了,就冷嘲热讽,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让他们丢了脸。
他们把孩子当成“门面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块用来贴金的招牌。
我认识的一个邻居就是这样。
她女儿上大学那会儿,一次期末没考好,哭着给家里打电话,结果换来一句冷冰冰的责备,说她让家族蒙羞。
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那种情绪上的冷漠,简直令人发指。
NPD父母的“爱”只有在你给他们长脸的时候才存在。
你一旦失败,他们的温情也就戛然而止了。
02
只要求孩子听话,从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NPD父母从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他们要求的是服从。
他们希望孩子的生活完全按自己的剧本走,偏离一点就大动干戈。
孩子选了不喜欢的专业,只因为父母一句“这专业好找工作”;孩子不想结婚,却被逼着去相亲,就因为“你年纪大了我们没脸”。
这些父母的逻辑就是:孩子活着是为了他们的满意,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
有网友曾留言,说她从小到大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从读书到工作到婚姻,全是父母替她决定的。
她曾试图反抗,结果换来父母“断绝关系”的威胁。
她说,她不敢不听话,因为她知道,那种情绪勒索是真的会逼死人。
NPD父母最擅长的,就是用“你不孝”“你不听话”来操控孩子。
让孩子背上沉重的道德包袱,一辈子活在愧疚和自我否定里。
03
只索取情感回报,从不真正给予温暖。
很多人中年后才突然意识到,从小父母对自己的好,其实只是“投资”。
他们辛苦养大你,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等你长大后能回报他们。
他们嘴上说“我为你付出了多少”,但从未问过你有没有被爱过。
你给他们买件衣服,就得听他们说“我白养你二十年”;你陪他们看病,他们还觉得理所当然,说“你欠我们的”。
感情在他们这里,是单向流动的。
他们要你的孝顺、顺从、陪伴,但不给你理解、尊重和安全感。
有个我认识的熟人,中年后抑郁得厉害,去看心理医生,才终于理清楚,自己这几十年压抑的根源,就是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里。
她说,自己从未在父母那里感受到真正的“被需要”,而只是被利用。
04
NPD父母最大的伤害,不是鞭打,不是冷战,而是那种让你一辈子都不敢做自己、一辈子都在为他们活着的心理控制。
有些父母,是天生不会心疼孩子的。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他们从不打算理解你。
真正成熟的标志,是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替自己活一次。
脱离情感剥削,摆脱父母设下的情绪陷阱,才是中年人真正的清醒。
人生下半场,别再指望NPD父母改变。
能做的,只有让自己过得舒服,不再被原生家庭继续绑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