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大半年的特朗普,发现调停不了俄乌战争,也是决定不管不顾了,将目光全部放在了中国身上。
在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即将登场之际,特朗普又故技重施,祭出了他的“杀手锏”,制裁多家中国企业,再度上演他那招“虚空造牌”的旧戏码。
他可能没想到,中方迅速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将一军,直击美方软肋,谈判还未开始,局势已经风云突变。
在美方牵头的贸易战下,过去几轮谈判已基本是“一地鸡毛”,中方坚持采取对等反制策略,而美国则在不断加码自己的压力。
眼看距离第四次谈判只剩几天,特朗普却突然宣布将23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些企业覆盖半导体、生物科技和商贸物流等领域,堪称精准打击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弹药”,在他看来,这一步棋将有效让中方措手不及,甚至可能因此让步一些谈判底线。
这正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在谈判开始前制造恐慌,然后狮子大开口索要条件,他似乎认为,只要用足压力,就能迫使对手低头。
无论是在对中国的关税战中,还是对欧洲、日本等盟友提高军事开支份额的威胁中,他都反复试探他人底线,试图换取更多利益,但这一次,面对中国,他显然低估了对手的反应速度和决心。
特朗普的制裁消息刚刚宣布不到24小时,中方立即亮剑,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半导体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对美国在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领域对华采取的限制性措施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的反制举措,可绝不仅仅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么简单,这一系列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美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弱点,它也再次向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中国不会任由别人随意摆布,也不会因为压力就轻易妥协。
中方的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也逐渐与美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
换句话说,没有中国,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链也会付出极大代价,这使得美国的“制裁”变得更加危险,损人也可能不利己。
并且,中方还强调,中国始终欢迎对等合作,但绝不会接受以“胁迫”手段换取利益的谈判方式,这是一次直接点名,是向美方扔出的谈判“硬通货”。
中国对美国先进技术的需求依然强烈,而美国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则难以割舍,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却又不得不在摩擦中寻求优势,这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但特朗普显然试图切断这种联系,他希望通过出口管制,将中国在尖端科技上的发展扼杀于摇篮之中。
他忽略了一件事:中国现在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中国,虽然在一些高制程芯片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在中低端芯片的制造和出口领域,中国早已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
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非但没有让中国在谈判中示弱,反而暴露了美国在供应链中的依赖深度,尤其是在降低成本和维持市场竞争力方面。
美国的半导体公司也在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过度施压中国,因为这种双向制裁不仅会让中国的技术基础逐步向国产替代转移,还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最终削弱美国公司的盈利能力。
欧洲的选择尤为引人关注,乌克兰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美方却试图在贸易上进一步剥削欧洲,特朗普此前公开要求北约成员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呼吁,更是遭到了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冷眼相待。
中方显然很清楚欧洲的苦处,在第四轮谈判前夕,中国外交部长专程前往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国家进行访问。这场外交活动并没有花大量篇幅谈论中美关系,而是强调了中欧合作的利益共赢及中方对欧洲经济复苏的支持。
这种有分寸、有温度的交流,让一些对美逐渐失望的欧洲国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与中国合作,避免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这一轮中美谈判,一如既往地充满悬念。尽管在对抗中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中美关系的未来,仍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找平衡。
对于特朗普而言,“虚空造牌”的策略或许还能继续一阵子,但面对日益强硬而自信的中国,他的每一步棋都必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