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09月15日 00:22上海
为什么我们上海人总是挨骂?
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跟帖,说:“前几天看见一句话,有福之人,千人骂:无福之人,骂千人。原来之所以上海一直被骂那是因为上海是福地,心中瞬间释然。”。”
那位网友,应该是个上海人,他说上海一直被骂,正说明上海是福地,看了心里瞬间释然。
我也是个上海人。看到网上那些对上海的攻击,和很多上海人一样心里确实不好受。也觉得冤枉和委屈,还有疑惑和遗憾。因为我觉得我们上海对外地人已经这样宽容和包容,为什么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呢?更不要说他们的感谢和感恩了啊!我们上海人这样不是好心没好报么?不是养了些白眼狼么?
我们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1500万外来务工者,给了他们谋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上海赚到钱,为什么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源源不断的指责?甚至他们还说“上海不是上海人的,是大家的上海”,所以他们享受上海的福利和红利是应该的,不需要感恩上海,而且,还说上海对他们外地人还不够友好,不能一视同仁,还对他们外地人歧视和排外,所以,外地人对上海的抹黑和谩骂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我们的好心没好报呢?
我想,这种矛盾源于几个方面吧。上海作为经济中心,本身就聚集了太多资源和机会,人们自然会对它抱有更高期待。当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时,失望就容易转化为批评和谩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上海是梦幻之城没错,但可能是美梦成真,也可能是美梦破碎。来到上海这个花花世界的老乡们,得意的人有多少?失意的人有多少?毕竟,只有机会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力,只有两者兼备了,才会有世俗的所谓“”成功“”。那么,你会相信这150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个个都是成功人士吗?
老乡们一直耿耿于怀的歧视和排外的问题,可能有时被放大了,但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不用忌讳,大多老乡的家乡都没有上海这般富裕繁华,有的老乡的家乡还是贫穷落后的,在上海这样的环境里,自卑是免不了的,个别老乡甚至都已经是到了病态的程度。
而另一方面,许多外来人员努力打拼,却依然难以真正融入,这种难以消除的隔阂感也会变成怨气。在异地他乡找寻归属感,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这也是让我一直很疑惑的,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故乡永远是故乡,在他乡怎么可能会让自己有故乡的感觉的呢?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不过话说回来,哪个大城市没被骂过?北京、广州、深圳,哪个没被说过“排外”?这其实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人们背井离乡,面临生活压力,需要找到一个出口。
矛盾的地方在于,背井离乡是迫不得已的,不然待在自己家乡啥矛盾啥不痛快的事情都没有的了,而到了和自己家乡截然不同的他乡。必然要面对户籍制度的问题,也就是老乡们认为的歧视和排外。等到哪天我们取缔了户籍制度,老乡们也就不会再骂的了。这不正是无福之人骂千人么?
那些骂上海的人,当然并不是坏人,只是受挫了。身体和精神都受挫了,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城市,可能遭遇过冷眼、受过委屈,也可能因为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而积攒了不满,对一个外出谋生讨生活的人来说,上海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温馨,上海也不是他们的福地。骂,反而说明他们在意上海,说明上海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这么重。
而我们上海人,的确是有福的。投胎生在这座城市,享受着它的便利和机会,也沾着它福利和繁华的光,挨点骂,就挨点骂吧。有时候被老乡们骂,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说明我们值得被讨论、值得被关注。有福之人,千人骂,真的是一点也没错啊。
不过呢,上海从来不是属于某一部分人的。它既是我们土生土长上海人的家,也是无数外来人员奋斗的舞台。这座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在于谁骂了谁、谁欠了谁,而在于它始终给予每个人机会——只要你愿意为之努力。这也是上海和老乡们的家乡区别最大的地方。
作为上海人,我看到了这个网友的帖子,我也才知道我原来是个有福之人,投胎在上海这块福地做上海人,所以才会一直被外地人骂,也悟出一个真理,家乡好才是自己最大的底气!明白了这一点,我心中也瞬间释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