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乌克兰将三架尘封十年的伊尔-78加油机以4700万美元卖给中国,当时西方媒体嘲笑中国“用黄金买废铁”。十四年过去,这批“废铁”却助力中国空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当年乌克兰看着账上突然多出的4700万美元,心里乐开了花:三架闲置多年的“破铜烂铁”居然卖了这么个好价钱。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得到的不仅仅是三架加油机,更是空中加油技术的金钥匙。如今看到中国的运油-20翱翔蓝天,乌克兰方面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2011年,中国空军正处在快速发展期,战机性能不断提升,但空中加油能力却成了短板。
那时候咱们只有轰油-6加油机,载油量仅37吨,最多只能满足两架战机的加油需求,远远无法支撑远海作战任务。
最初咱们找的是俄罗斯,想买他们的伊尔-78加油机。但俄罗斯不仅要价高,还处处防着咱们,担心技术外流。谈判拖了很久,最后只能放弃。
就在这时,乌克兰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分到了20架伊尔-78,但这些空中利器却成了负担。他们经济困难,无力维护这些大家伙,只能让它们在仓库里生锈。
乌克兰开口要价4700万美元,平均每架不到1600万美元。这价格只有俄罗斯报价的四分之一,简直是白菜价。
对乌克兰来说,这几架飞机翻新成本不过几百万,几乎纯赚4000万,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中国看中的不仅仅是三架飞机,更重要的是它们携带的核心技术。
乌克兰在交易中还转让了苏式软管加油技术,这是苏联数十年的研发成果。这项技术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有了它,咱们不仅解决了急需,还迅速对轰油-6进行升级,使其具备为歼-10加油的能力。相当于买飞机还附赠了核心技术,这买卖太值了。
伊尔-78确实不是普通飞机。它最大起飞重量190吨,内部加装两套金属油箱,载油量达105.7吨,是轰油-6的近三倍。它配备三套UPAZ-1吊舱,可同时为三架战机加油。
但这种加油方式要求极高:受油机必须将与加油机的速度差控制在5公里/小时以内,姿态误差不超过±3度,高度变化小于10米。稍有偏差,任务就会失败。
2014年,首批伊尔-78抵达中国后,被分配到三个战区的空军部队。飞行员从模拟器训练起步,逐步突破昼间、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加油训练。
经过刻苦训练,咱们的飞行员将平均接油时间控制在8分20秒,接驳成功率达93%。这成绩在国际上都属优秀。
有了伊尔-78,中国空军远程作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在满载油量情况下,伊尔-78能在空中持续滞空近8小时,单次可为6至8架战机加油。
2016年,南部战区组织南海远海联合巡航演练,伊尔-78首次编入随行保障序列,成功为3架苏-30和2架歼-11B完成加油任务,使战机航线总覆盖距离超2400公里。
苏-30系列战机在伊尔-78支援下,作战半径从1500公里提升至2400公里,苏-30MK2更是达到惊人的5200公里。
这意味着咱们战机能够覆盖更远海域,将“航程边界”转变为实际“行动区”。中国从一开始就明白,引进伊尔-78只是权宜之计,自主研发才是长久之道。
拿到伊尔-78后,中国军工团队立即展开深入研究,对每个部件进行细致分析,记录下吊舱疲劳曲线、空中加油稳定区、软管飞行姿态偏差值等关键数据。
这些第一手资料成为国产加油机的宝贵财富。2016年,中国自主研发的运-20大型运输机正式列装,为国产加油机提供了理想改装平台。
以伊尔-78的设计思路为基础,中国启动运油-20加油机研发。虽然运油-20输油能力50多吨略低于伊尔-78的60吨,但在技术先进性和适应性上实现了超越。
伊尔-78的到来,使中国战机作战半径大幅延伸,不仅能覆盖日本全境,还可在南海等远海区域执行任务。这一变化立即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日本防卫省2023年报告明确表示,中国空中加油能力提升可能改变台海和南海力量平衡。周边国家的反应从侧面印证了伊尔-78对中国空军战力提升的重要性。
对中国而言,这笔4700万美元的交易买到的不仅是三架加油机,更是宝贵时间。在国产大运平台从研发到成熟的空窗期,伊尔-78的到来避免了中国加油体系断线。
正是有了这几年缓冲时间,中国才能从容完成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渡,为运油-20的成功奠定基础。
这种转型意义重大,让中国空军具备更远距离的威慑能力和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更坚实保障。
回顾这场跨越十几年的合作,乌克兰赚了眼前的四千万美元,解了燃眉之急;中国则赚了技术、时间和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空中加油能力跨越式发展。
如今,随着国产运油-20大量列装,这三架伊尔-78被拆除加油设备,改回运输机继续服役,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使命。
运油-20数量已达20多架,不仅能支持3架歼-20隐形战机同时接油,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联合演习。
当年那三架锈迹斑斑的伊尔-78,如今看来是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不仅填补了当时的装备空白,更重要的是为咱中国提供了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会。
乌克兰解决了经济困难,中国获得了技术飞跃:这场交易表面上双赢,但实际上中国赢得更多。而这只是中国军工发展的一个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