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清最后一位有谥号的妃位,宫女出身,直到儿子22岁时她才获封嫔位;她出身低微,却因生了一个好儿子而得三朝皇帝恩宠,儿子更是在雍正朝成仅次于怡贤亲王胤祥的存在;然而原本应当颐养天年的她,却亲眼看着自己的孙儿、孙女、儿子、儿媳接连去世;乾隆皇帝为了宽慰她,便将自己嫡出的公主——固伦和敬公主交给她抚养。
她就是果毅亲王胤礼的生母——纯裕勤妃陈氏。
陈氏究竟哪年出生,史料中并无记载,按照清廷选秀年纪推算的话,陈氏大概是在康熙二十年前后出生的。陈氏虽然是通过参加选秀入宫,不过她参加的不是外八旗选秀,而是内务府主持的选秀。
因为陈氏出身包衣,按照清宫的惯例到了一定的年龄后需要参加内务府主持的选秀,选中后入宫,或直接成为后妃,或成为宫女。
陈氏究竟哪年得到康熙的宠幸,正式成为妃嫔,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陈氏虽然出身镶黄旗包衣,出身低微,但实际上她在入宫之前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
她的父亲陈秉直,自顺治年间便入仕为官,到康熙十三年时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浙江布政使;后来因得皇上的器重,而为“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加至正一品臣”。
也就是说,陈秉直做到了朝廷重臣的位置上。
而陈氏,恰好是在家族最为显赫的时候出生的,如此便可想而知陈氏从小的生活,自然会被培养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但按照清廷的惯例,不管父亲是否在朝为官、为何种官职,只要是出身包衣,便就需要参加内务府主持的选秀。
康熙器重陈秉直,在陈氏入宫后不久便直接宠幸了陈氏,让其正式成为后妃,也不是不可能的。
康熙三十六年,陈氏生下了康熙皇帝第二十七个儿子,序齿为皇十七子。在此之前,康熙已经出生了26个儿子,自然第二十七个儿子的出生不会给康熙带来多大的欢愉,无非就是又多了一个儿子而已。
毕竟陈氏,不是康熙盛宠的后妃,也非出身勋贵家族的贵女。康熙为皇十七子取名为胤礼,在胤礼出生三年后,陈氏的父亲陈秉直病逝了。
出身包衣,而且不怎么得宠,所以陈氏即便是生下儿子,也没有母凭子贵,得到位份上的晋封,多年来一直都是没有任何封号的庶妃。
不过让陈氏很安慰的是,虽然自己在后宫的地位比较低,但是自己的儿子胤礼不仅文武双全、书读得好;而且还得以娶了一位勋贵家族的贵女——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孙女、康熙宠臣阿灵阿的嫡女钮祜禄氏为妻。
康熙五十七年,陈氏终于有了正式的封号——勤嫔。
不过陈氏并非单独晋封,而是同另外五位后妃一起得到晋封:
咸福宫格格博尔济吉特氏,晋封宣妃(早已享受妃级待遇)
和嫔瓜尔佳氏,晋封和妃
成嫔戴佳氏,晋封成妃
庶妃万琉哈氏,晋封定嫔
庶妃王氏,晋封密嫔(早已享受嫔级待遇)
晋封为勤嫔四年后,康熙皇帝病逝了,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史称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继位后,自然会尊封一部分先帝后妃。尤其是那些生有皇子公主、但一直没有正式封号的先帝后妃们,得以尊封为皇考贵人;另外密嫔晋封密妃,定嫔晋封定妃,和妃晋封贵妃.......
但,雍正帝为何没有尊封陈氏呢?
密嫔王氏,得到位份上的晋封,是因为她所生的皇十六子胤禄,白捡了一个铁帽子王爵位——和硕庄亲王爵位;作为铁帽子王的生母,王氏晋封为妃确实不为过。
定嫔万琉哈氏,与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是好闺蜜,而且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被雍正帝晋封多罗履郡王,万琉哈氏得到位份上的晋封自然也是实至名归。
而和妃瓜尔佳氏,曾在康熙六十一年时,同佟佳贵妃一起抚养雍正帝的第四子弘历,佟佳贵妃被尊皇贵太妃,和妃被晋封为贵妃自然也是无可厚非
而陈氏,被晋封位份的时机确实还不成熟。
不过,陈氏所生的好儿子,不会让陈氏等太久。
雍正帝继位后,急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那些年长一些而且从未参与夺嫡之争的兄弟们便是雍正帝最好的培养对象,除了皇十六子胤禄被封和硕庄亲王,得到雍正帝的器重,还有陈氏所生的皇十七子胤礼。
胤礼从一个光头阿哥直接晋封多罗果郡王,并且被雍正帝委以重任,得到了很多的差事历练;很显然雍正对胤礼的表现十分满意,雍正二年开始便让胤礼享受亲王级别的待遇。
雍正四年时,胤礼奉命担任镶蓝旗蒙古都统,并且负责国子监事务。
便是在儿子越来越得雍正帝器重的时候,陈氏也终于得到了位份上的晋封,被雍正帝晋封为勤妃。
陈氏晋封勤妃两年后,她的儿子也被正式晋封为了和硕果亲王;而且从这一年开始,胤礼担任四旗都统,成为雍正身边仅次于和硕怡贤亲王胤祥的存在。
并且在胤祥病逝的这一年,胤礼不仅奉命管理工部事务,还总管户部三库;雍正十一年管理宗人府事务.......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雍正心腹,而陈氏再次“母凭子贵”,不过这一次雍正并非是晋封陈氏的位份,毕竟以陈氏的出身,即便是生有皇子,晋封为妃便已经是很高的位份了。
而雍正此次给陈氏的殊荣,确实比晋封位份还要难得:给陈氏的母族抬旗!雍正下旨将勤太妃本氏子孙拨出包衣,编成一个世管佐领,由勤太妃的侄儿陈镤来管理,自此陈氏便不再是包衣出身,而是满洲镶黄旗出身,改称“陈佳氏”。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逝了。
皇四子弘历继位,史称乾隆皇帝。
雍正帝在遗诏中提到了果亲王胤礼,让乾隆一定要好生照顾果亲王,莫不要让果亲王跟怡贤亲王一样早早便去世了。
乾隆十分尊重十七叔,不仅让十七叔食亲王双俸,而且还免了十七叔的跪拜之礼;儿子如此受新帝的尊重,陈氏又岂会被忽视呢?
陈氏虽然没有得到允许前往儿子的王府颐养天年,但是乾隆再次尊封陈氏,将陈氏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
除了陈氏外,便只有铁帽子王和硕庄亲王胤禄的生母王氏也有此殊荣,被乾隆皇帝尊为皇祖顺懿密太妃。
儿子能够得到两朝皇帝如此器重,自己也多次母凭子贵,晋封位份、母族抬旗,按理说陈氏应当可以无忧无虑地颐养天年。
然而陈氏却亲眼看着自己的孙儿、孙女、儿子儿媳先后去世了,这对于陈氏而言,是极大的打击:
雍正七年,儿媳钮祜禄氏病逝了;
雍正十年,刚出生不久的孙儿夭折;
雍正十三年,出生还不足半年的孙女也夭折;
乾隆三年,儿子胤礼病逝了
看着自己至亲的亲人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可想而知陈氏的心境有多悲凉
为了宽慰庶祖母,也为了让果亲王一脉后继有人,乾隆下旨将六弟弘曕过继给果毅亲王胤礼为嗣子,降袭果郡王爵位。除此之外,乾隆还将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女、孝贤皇后所生的固伦和敬公主交给了陈氏抚养。
有了嗣孙,还有一位可爱的孙女陪伴在侧,陈氏在后宫的日子也舒心多了;在儿子胤礼去世后,又活了15年,于乾隆十八年病逝。
顺懿密妃王氏,是在乾隆九年时病逝的,而纯裕勤妃陈氏是在乾隆十八年病逝,为此陈氏成为大清最后一位有谥号的妃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