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奥运会这事,球迷圈里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奥运注定要亏钱,谁办谁掉坑,谁想赚谁离谱,这几乎快被各路懂球帝盖章成常识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摆在这儿,最惨烈的案例,非1976年的蒙特利尔莫属,别的不说,三十年债务拖着城市喘不过气,连市政官员都得天天琢磨还账,比踢个加时赛还折磨人,你说这事讽刺吧,明明是体育盛会,最后却成了财政长期黑洞,亏得大家心里发麻,这一劫直接把后来的各申办城市吓得不敢松懈,可有些地方偏不怕死,还是一头扎进去,最近这十几年东京跟里约就又一次狠狠地翻了车,两地“对喷”亏损榜,妥妥活教材
说东京吧,2021年的奥运经历了疫情大闹天宫,堪称史上最难打的一场球,本来大家都指望能把局撑下去,顺带赚口碑,结果账单一出,直接亏了428亿人民币,网友那句“办奥运就是摆烂”属实不夸张,其实日本早在2013年申办时就信誓旦旦说要“节俭办奥”,预算表美滋滋按着73亿美元报的,现实呢?直接飙到200亿美元,预算膨胀像点球大战不停加时,两方最后为谁买单对喷,没人愿意背锅,民众支持率掉到谷底,这还不够,疫情来了,延迟举行平添了185亿人民币额外花销,门票卖不出去,游客没法来,本地想靠奥运吸粉、“酷日本”出圈,直接泡汤,说白了,办奥运想升温经济,最后却砸出个财政漏洞,场上硬拼,场下更加惨烈
再回头看里约,2016年喊着“一个新世界”的口号想要社会变革,结果现实来了一记闷棍,里约的支出高达131亿美元,亏损也不客气,净亏141亿人民币,不仅是场馆基建烧钱,还大笔资金都糊在了“面子工程”上,最辣眼的莫过于那堵3亿美元的7公里“遮丑墙”,专门挡住贫民区不让老外看见,大家调侃这操作像是球场上故意挡住对方进攻一样,结果防守到头,场内场外治安恶化,管理稀碎,门票都卖不动,超过六成巴西民众对奥运说不,就是这么透心凉,赛后皮划艇激流中心啥的直接摆烂成废墟,原定要推动社会变革,最后只剩一堆呆账,这一局打成这样,谁都不想再点进重播
有意思的是,这种“奥运就是虧本生意”的铁律,在2008年北京却被活生生打破,全国人民看开幕式看得热泪盈眶,但背后的运营,少有人关注其实是盈利的,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账目,北京奥组委总收入205亿元,支出193.43亿元,净赚10多亿人民币,放在现代奥运史上简直罕见,不只是数字在说话,更是在告诉大家,这届北京奥运玩的就是“王炸”,只看盈余还嫌定式太小,深层逻辑其实是布局城市未来
北京能跑赢大盘,靠三板斧,第一,收入来源够硬核,国际奥委会转播权分成,再加上市场开发收入,直接顶一半天花板,第二,市场开发超有效,本土企业和国际大厂赞助就有十几亿美元,门票和特许商品卖得飞起,福娃的衍生产品卖了2亿美元,自然能把运营成本全覆盖,说到底,北京奥运的爆点,不只是比赛当季赚了票钱,更是从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利用上,把临场投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