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一体・诗画江南”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摄影大赛的镜头,怎能错过嘉善这片浸润着水乡灵气的土地?日前,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的举行,让更多目光聚焦这片“地嘉人善”的土地。这里有橘香弥漫的田园,有桨声欸乃的湖荡,有非遗传承的温度,更有共富图景的鲜活——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邂逅江南水乡的光影故事。
姚庄镇沉香村
橘园与湖荡的交响
600亩橘园里,柑橘的清甜漫过枝头,而42亩的江小橘乐园,是孩子们的自然天堂。喊泉在清凉河谷回应着欢笑,勇敢者之路的绳索挑战,映照着孩子们的勇气与汗水。镜头对准奔跑的身影与枝头的硕果,定格的是新农村的乐趣。
泼水 孙云逸/摄
晾衣村姑 张锡峰/摄
姚庄沉香村内还藏了个“不务正业”的咖啡馆——空船坊。这家“不务正业”的咖啡馆,把造船工具搬进了茶室。咖啡的醇厚与木头的清香交织,窗外就是潺潺小河。乘一叶扁舟穿行村落,看两岸粉墙黛瓦掠过,咖啡的香气氤氲在怀,舟行碧波的悠然诗意了然于心。
泛舟沉香村 马伟勤/摄
古称“香湖”的沉香荡,用生机圈起了千顷碧波。丁宾孝廉文化、江南田歌、渔稼耕读的故事,沿着水岸生长。春水青绿时,湖光与岸线勾勒出江南最柔美的曲线;暮色四合时,渔火与晚霞共绘一幅流动的画——这里是生态与文脉的共生之地,每一帧都是“地嘉水善”的鲜活注脚。
江小橘人的快乐生活 王鹤春/摄
非遗田歌欢乐唱 张锡峰/摄
而在田歌工作室,非遗传承人的课堂上,平调、急急歌的旋律时常响起,《五姑娘》的经典与《阿拉老公》的新韵在教唱中代代相传,当镜头捕捉到歌者眼中的热忱,便留住了历史在时光中的温度。
西塘
千年古镇的晨昏与四季
水乡夏夜 王建民/摄
清晨的早霞为西塘镀上金边,石板路上的露珠映着晨光;夏夜的灯笼亮起来,桨声与评弹在巷弄间流转;夏荷深处,绿叶粉花点缀着小桥流水。无论是天际线的错落,还是晨曦里的静谧,都是人们内心江南水乡最本真的模样。
西塘印象 徐辉/摄
早霞映西塘 应健/摄
夏荷深处寻清凉 刁效林/摄
诗意游江南 马伟勤/摄
西塘晨曦 金炎/摄
西塘镇鸦鹊村
共富图景的生动注脚
钻石小番茄在大棚里酝酿着甜蜜,共富渔仓为返乡青年搭起舞台;大棚里的绿意与渔仓的忙碌,展现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超过100种灵活岗位,让“家门口就业”从愿景变现实,共富工坊里村民灵活就业的身影,是共富最动人的画面。
炎夏园丁浇花忙 张锡峰/摄
花田乐事 孙晓岚/摄
文化礼堂里,村舞的节奏、村K的欢唱、村BA的呐喊,让邻里情在欢声笑语中升温,村民的笑脸写满幸福。
阿婆的科技新友 王建民/摄
嘉善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等待被镜头发现的惊喜。无论是橘园的童真、湖荡的诗意,还是非遗的传承、共富的鲜活,都在诉说着江南水乡的新故事。快拿起手机、相机,定格属于嘉善的独特瞬间。
西塘天际线 孙云逸/摄
摄影师采风 陶磊/摄
为了记录示范区的发展变化,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新民晚报社主办,青浦区政府、吴江区政府、嘉善县政府协办的“跨域一体·诗画江南——2025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摄影大赛”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与摄影家踊跃来稿。
作者 | 毛丽君 陶磊 蒋玉涛 武悦然 王慧静
编辑 | 黄佳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