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纳兰
最近,宗馥莉和娃哈哈又有了新动向了,这次我们觉得比家产之争更加雷人。
9月13日,一份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内部文件流出(来源:众多媒体报道,如蓝鲸新闻等)。
文件里提到,“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话说,我们觉得娃哈哈改名并不稀奇,毕竟宗馥莉去娃哈哈化已经是公开的阳谋。但是她竟然能想出这么个名字,还是让人太意外了。
“娃小宗”这个名字也被吐槽得体无完肤。那么,宗馥莉为啥要搞出这么个新品牌,这个名字又为啥被网友嫌弃呢?
宗馥莉要另起炉灶
先来说说宗馥莉要推出“娃小宗”的原因。这背后还是因为那一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股权纠纷。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老爷子去世后,宗馥莉接过大旗。但她面临的局面可不简单。
从股权架构来看,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相当复杂。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持股46%,是第一大股东;宗馥莉持股29.4%;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在这样的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这就麻烦了,因为早年娃哈哈和达能合资时,在商标转让等方面留下了不少没理顺的事儿,这387件商标转让问题就像颗“定时炸弹”。
据说宗馥莉之前出价1亿想买下商标,结果被国资拒绝了(此消息在一些行业爆料及相关分析文章中流传)。自家老爹创立的牌子,现在想用却困难重重,宗馥莉心里肯定急啊。
要知道,除了杭州娃哈哈外,宗庆后在世时就已经搞出体量巨大的体外资产,这些体外业务一直都是使用娃哈哈这个商标,但是由于宗庆后的地位和威信,所以娃哈哈其他股东也并没有提意见。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不仅是宗庆后已经去世,不要说娃哈哈复杂的遗产继承纷争,再加上娃哈哈庞大的体外资产涉嫌转移国有资产,宗馥莉与杭州国资决裂是早晚的事。
如果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就意味着宗馥莉随时可能因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的股权关系,陷入法律风险,至少杭州国资发难,宗馥莉就要被卡脖子。
所以,为了防止将来被卡脖子,宗馥莉另起炉灶是必然的选择。
实际上,早在2025年上半年,宗馥莉旗下的宏胜集团就悄悄注册了“娃小宗”商标,连“宗小哈”“娃小哈”等类似商标都一并申请了,看来是早有打算。到了9月正式通知发布,大家才明白,她真的是要开启宗馥莉时代了。
为何强调“宗氏”血统?
不过,宗馥莉这想法挺好,可“娃小宗”这个名字一出来,就被网友们吐槽惨了。
从大众的情感角度来说,娃哈哈这个品牌那可是陪伴了几代人成长。有网友说得实在:“我们喝的哪是饮料啊,喝的是小时候的快乐!”所以当“娃小宗”这个陌生的名字冒出来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懵,接着就是各种质疑。
从名字本身来看,网友们觉得“娃小宗”不够响亮,也土气十足。
有人调侃说:“不如叫宗哈哈呢,起码还和原来的有点像,也好记些。”还有人吐槽:“这名字听着像山寨货,以后给孩子买都得犹豫了。”
我们也觉得,新品牌名没能延续原有品牌的亲切感,还带着太明显的个人印记。
娃哈哈这个名字,简单好记,朗朗上口,而且“哈哈”给人一种欢乐、亲切的感觉。可“娃小宗”呢,读起来不顺口,也很难让人快速和原来娃哈哈那种国民品牌的形象联系起来,大众接受起来难度不小。
而且,你要改名也可以,但是为什么要加个“宗”字?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娃哈哈是你宗家的?这种过于强调个人的做法反而显得自己小肚鸡肠。
本来接手娃哈哈后,宗馥莉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像清理渠道,淘汰年销量不到300万的经销商,关停部分老工厂。这已经让不少经销商和员工心里有意见了。现在又搞出个“娃小宗”这么个人色彩浓厚的名字,大家就更觉得她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在这种情况下,“娃小宗”这个名字就成了大家发泄不满的一个点,被吐槽也就不奇怪了。
消费者这边已经有人放话“改了名就不买了”,经销商们也在观望犹豫。宗馥莉这步棋走得大胆,也让人感觉她的心虚。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