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一群破无人机差点把欧洲点着了。波兰深夜拉响警报、机场关闭、部队集结,罗马尼亚也紧跟着出动战机,全世界看得一愣一愣:这点小铁疙瘩,居然能把整个北约搅到快“临战状态”。可笑吗?荒唐?还是可怕?这事不只是“无人机闯门”那么简单,而是赤裸裸地揭开了一个现实:欧洲东翼正变成真正的火药桶,谁都不知道火星什么时候落下。
9号夜里,波兰人先遭了殃,大量无人机闯入领空,军方紧急处置,部分击落。波兰政府第一时间甩锅俄罗斯,俄方立刻回击:别急着指认,你们连证据都没拿出来。偏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又火上浇油,直接口头认定是“俄罗斯无人机”,但话说一半又缩回去:“还不清楚是不是故意针对波兰。”这嘴脸简直了——既要打击俄罗斯,又怕真扯到集体防御条约。特朗普倒是装作“理性人”,说可能是个“失误”,结果立刻被波兰总理怼了回去:开什么玩笑?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失误。好家伙,北约一家人,先在台上就互怼起来了。
多国立马宣布要调战机、派军舰,启动了一个新行动,名字还挺霸气——“东方哨兵”。丹麦派F-16加军舰,法国来三架阵风,德国扔出四架台风,英国嘴上喊“全力支持”,细节“以后再说”。别忘了,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军事部署,不是作秀。就为了几架无人机?还是说,大家早就等着找个由头,把军队压到俄罗斯家门口?
更戏剧性的是,波兰自己说得前后不一。一边逢人就说“俄罗斯干的”,一边又承认发现的残骸没带弹头,还可能是乌克兰境内飞来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直接呛声:既然你们说得这么凶,那就亮证据啊?结果到现在连个像样的调查结果都没拿出来。倒是俄方反手抛个“合作调查”的橄榄枝,意思就是:要真想降温,咱们可以查;要是只想炒作,那就别怪我们说你心怀鬼胎。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也没闲着。俄军轰炸乌克兰边境设施的时候,一架无人机顺势飞进罗马尼亚领空。罗马尼亚立马紧急出动战机,居民直接被叫去躲防空洞。最后无人机消失在雷达上,留下的只有更多紧张和一地鸡毛。你品,你细品:波兰、罗马尼亚先后遭遇同款“空中小访客”,前线像是故意有人在点火,火花四溅,等着北约和俄罗斯都忍不住摔桌子。
说白了,无人机只是导火索。问题的核心是:北约东翼太敏感了,神经紧绷得一碰就跳。北约此刻比谁都清楚,“第五条”是个潘多拉盒子——真动用,欧洲就离战争一步之遥。可要是放任不管,又显得软弱,被莫斯科看穿破绽。于是,这些国家才会急着调兵、秀肌肉,用实际行动告诉俄罗斯:别以为我们不敢真来。可问题是,你能保证真对撞时,大家还收得住手吗?
这事的危险,还在于多方心思各异。波兰是东欧的“领头鹰”,越紧张越能拿到更多北约资源,自然巴不得局势持续紧张;美国则一边骂俄罗斯,一边又怕被拖下水,不停给自己留退路;法国、德国派飞机,既是姿态,也是防止波兰自己玩脱;英国嘛,嘴炮老传统;至于乌克兰,最好大家都乱,这样支援才能更多更快。所有人都在下棋,但棋盘是在别人家门口,老百姓只能天天被警报吓得心惊胆战。
关键看俄罗斯怎么走。俄方否认、摆合作姿态,但心里门儿清:这类“小插曲”越多,越能考验北约的团结度。北约真敢集体动手吗?真能一条心顶住冲击吗?还是说嘴上热闹,心里打鼓?对俄罗斯来说,每一架飞进东欧的无人机都是一次“心理战”,哪怕它真是迷航。因为谁也没法证明,下一次是不是故意的。
现在东欧局势就像拉满弓的弦,越绷越紧,随时可能崩断。北约国家忙着摆阵势,却没有人能保证“误判”不会发生。俄罗斯当然也乐见对手神经衰弱,但一旦有人先扣扳机,局面就不是无人机闯入那么简单了。战争,往往就是从某个“不小心”开始的。
别忘了,这只是乌克兰战场溢出的“副作用”。一边是基辅苦撑,另一边是北约的后院频频拉响警报,说明战火已经蔓延到更大范围。问题不在于无人机从哪飞来,而在于谁在利用这根火柴,把欧洲推到火堆边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