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陈伯退休前是工厂技术骨干,退休后养老金稳定,子女成家,日子本应悠闲。但他自恃身体底子好,总想找点事“补补”。
一次老同事聚会,有人提及“精血同源,固精保命”的说法,还塞给他一张“补阳秘方”:每日喝半杯自泡鹿茸、枸杞、人参药酒,睡前吃两粒“进口保健品”,称能“锁住元气、延年益寿”。陈伯心动不已,回家便照做。
起初,他感觉精神变好,晨练能多跑两圈,老伴也夸他脸色红润。可没过多久,他开始半夜失眠,白天心跳剧烈,爬两层楼就气喘,偶尔还会头晕目眩。老伴劝他去医院,他却觉得是“药劲儿上来了,适应就好”。为“巩固效果”,他甚至把晨练时间提前,跟着年轻人练高强度健身操,累得大汗淋漓也不停。
直到某天清晨,陈伯在公园打拳时突然胸口发闷、眼前发黑,直挺挺倒下。送医后,医生发现他血压飙升、严重心律失常、肾功能异常。陈伯困惑:“我明明在养生,怎么越养越糟?”医生摇头:“您这是盲目‘固精’,反而耗尽了身体的根本!”
一、“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是什么意思?
所谓“精”,在中医理论中并非单纯的生殖之精,而是指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包括气血、脏腑功能、免疫力等。而“残精”,则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储存的“精气”也在慢慢消耗。
“老泄残精”的核心,是提醒老年人不要过度消耗剩余的生命能量。就像一盏油灯,油量有限时,若还拼命挑亮灯芯,只会加速油尽灯枯。
现代医学也支持这一观点:老年人器官功能下降,代谢能力减弱,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不合理养生等行为,都会加重身体负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
二、安度晚年,6件事尽量别做
1. 乱吃保健品
许多老人像陈伯一样,迷信“补药”能延年益寿,却忽略了“虚不受补”的道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体质不同,补法也不同。比如,阳虚体质的人适合温补(如羊肉、生姜),而阴虚体质的人吃鹿茸反而会上火。
现代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部分产品添加激素或违禁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肝肾。建议养生以“食补”为主,多吃当季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若需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过度运动
陈伯半夜剧烈运动、模仿年轻人练高强度健身操,看似积极,实则危险。老年人关节退化、肌肉流失,心肺功能下降,过度运动易导致骨折、韧带损伤,甚至诱发心梗。建议选择低强度、有节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中若出现胸痛、头晕,立即停止并就医。
3. 长期熬夜
有些老人退休后作息混乱,晚上追剧、刷手机到凌晨,白天补觉。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会破坏昼夜节律,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增加糖尿病、抑郁症风险。建议固定起床和睡觉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泡脚、听轻音乐帮助入睡。
4. 情绪压抑
陈伯虽未直接体现,但许多老人退休后因角色转变产生失落感,或过度担心子女生活,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负面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诱发冠心病。建议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园艺),转移注意力;多与亲友交流,或通过社区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
5. 饮食无度
部分老人认为“老了要享福”,顿顿大鱼大肉,或偏爱咸菜、甜食。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高糖饮食增加糖尿病风险,而过量摄入脂肪则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堵塞血管。建议遵循“少盐、少油、控糖”原则,多吃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豆制品)。
6. 忽视体检
陈伯若能定期检查,或许能早发现心律失常和肾功能异常。但许多老人因“怕麻烦”“怕花钱”拒绝体检,结果小病拖成大病,治疗难度和费用大幅增加。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有慢性病的老人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三、科学延寿的3个积极建议
1. 规律作息
人体有内在的昼夜节律,固定作息能让器官功能更协调。比如,凌晨1-3点是肝脏排毒时间,此时熬夜会影响代谢;早上7-9点是胃经当令,吃早餐能促进消化。
2. 终身学习
“用进废退”不仅适用于肌肉,也适用于大脑。学习新技能(如外语、乐器)、玩益智游戏(如数独、象棋)能刺激神经元连接,延缓认知衰退。日本“银发族”通过上老年大学,痴呆风险降低30%。
3. 适度社交
哈佛大学75年追踪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长寿的关键因素。孤独感会激活压力激素,加速细胞衰老;而与亲友互动能释放内啡肽,提升幸福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