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约热泪奴
一
一个叫薛林涛的劳模火了。
最近,有人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段关于某钢铁企业劳模薛林涛先进事迹的视频,比如他要求团队成员“全员满勤”且日均工作时长达16小时;劝阻他人回家奔丧假;建议患肺癌的同事继续在岗工作。
该视频在24小时内播放量达2000万次。
看看,这哪里是劳模,分明就是活阎王,资本家听了都流泪,当年凭高玉宝的想象力,也只能塑造出半夜鸡叫的周扒皮,比起薛林涛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2025年9月12日,《工人日报》对该事件进行跟进报道,明确薛林涛所在企业已成立专项调查组。
说实话,我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薛林涛如此不堪,是宣传他时明显用力过猛了,没有学会说“人话”的缘故。
类似这样的“事故”并不少见。
比如,某地强制隔离戒毒所曾在其公众号上刊发的一篇文章,出圈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至亲重病离世,民警坚守一线》。我们来‘欣赏“一下。
文章写道,某进行封闭执勤的戒毒民警在得知父亲病重时,他毅然选择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队里的同事都劝他请假回家,他却淡淡的说:“再看看情况,如果病情有好转,等下了班再回”。16日,父亲病危住进ICU监护室,队里同事再次劝他回家,他恨不得立刻“飞”到父亲身边,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病情会有好转的”。18日凌晨,老家传来噩耗,父亲病逝,这个消息像一把利剑刺穿了他的心。
当家人告知父亲住院后,他便时刻牵挂着千里之外的父亲,甚至一天下来水米不进,急得坐立不安,深夜里还在打电话询问病情,盼望着交班后立刻奔赴老家照料父亲,但父亲的病情急剧恶化,他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看他最后一眼,这也将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封闭执勤最后一天,将工作交代清楚后,他怀着悲痛的心情踏上返乡的路程。
(注:文中人物名字用“他“代替,并顺手修改了一个错别字)
二
文章本意是歌颂这位民警舍小家顾大家的形象,但网友的质疑或者说不解也是有道理的,那就是,究竟有多大必要,让工作与亲情发生这么大的撕裂?既然同事劝他回家,说明他暂时离开这个岗位,并不会对单位的正常运转造成致命影响,为什么不回呢?
他面对同事的劝说,一方面能够“淡淡的说“,为什么另一方面,又”一天下来水米不进,急得坐立不安“呢?作者的意思当然很明显,他”淡淡的“坚强样子是装给同事看的,可你不觉得这很怪异、有悖正常人情吗?退一步说,即使因封闭执勤他确实不便请假外出,导致不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此乃人伦大痛,也并不值得宣传。
所不同者,这个宣传材料的先进事迹,只是表现出了对家人的“残忍”,而那个叫薛林涛的劳模,其先进事迹是劝阻他人回家奔丧;建议患肺癌的同事继续在岗工作,不仅表现出了对他人的“冷血”,更已经涉嫌犯罪了!
材料炮制者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是那个奔丧的工友、那个患肺癌的同事,又当如何?还会满腔热情地歌颂吗?
三
我也不由得想起,网络上曾热传陆军司令员韩卫国写的《致陆军官兵家属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句子,“在父母生病临终时、在妻子生子临产时、在孩子升学临考时,只要没有打仗任务和确实离不开的特殊任务,都必须及时请假回家。对于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产不照顾、家庭有难不帮助的个别官兵,不但不表扬、不宣扬,而且还要对他的真实品德进行考察。”
这段话,是这封信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将家、将人伦、将个人情感价值等属于私人领地的事物,摆放到了更高的位置。
无独有偶,湖南永州市委书记严华的一篇文章也曾刷爆朋友圈。他说,干部必须把家庭放在工作之前,不要让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但要对党的事业做出奉献,也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有责任心的人子女,人父、人母,人夫、人妻,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理性、有理智、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这篇文章同样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比起那种被刻意塑造的“高大上”,哪个更容易获得人们内心里的认同?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但是,拜托,一些人在进行正能量宣传时,能不能学会尽量说人话,说朴素的话,“贴着人物写”,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而不是凌空虚蹈,炮制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假话、鬼话。
真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