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授权没啥大不了,但真去翻一下支付宝的授权列表,吓一跳,十年前随手点的快递、外卖平台,现在都不见了,却还在后台默默挂着。想想这些年接到的骚扰电话和推销短信,可能就跟这些遗留的授权脱不了关系。我觉得最实用的一点是,解除授权不只是为了防止乱扣钱,更是为了给自己的隐私做减法。尤其家里长辈,很多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动扣款和授权的区别,等到发现每月被扣几块几十块,早就忘了当初点了什么同意。年轻人懂点技术的,真的应该帮他们定期清理一下。
一、解除授权核心步骤
查看并解除第三方应用授权
路径:支付宝 → 我的 → 设置 → 用户保护中心 → 个人信息授权管理
操作:
页面按时间倒序显示所有历史授权(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
点击目标应用 → 解除授权 → 确认操作。
生效时间:解除后24小时内,第三方将删除已获取的个人信息。
路径:同一页面进入 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或通过 设置 → 支付设置 → 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风险案例:
用户卸载百度文库后仍被每月扣费30元;
花呗默认开启免密支付导致超额消费。
解除芝麻信用授权
路径:我的 → 芝麻信用 → 信用管理 → 授权管理 → 选择商户取消授权。
二、高频风险与注意事项
长尾授权隐患
多数用户授权数达30-100个,常见于出行、外卖、快递类应用(如各城市地铁/共享单车授权占比超50%);
部分已卸载应用仍保留权限,可能被用于数据倒卖。
解除后的异常问题
若用同一APP新账号绑定支付宝,提示“已被某某账号占用”,需联系对方平台解绑;
PC端API接口授权需通过 支付宝开放平台网页端 取消,移动端无法操作。
隐藏授权排查
网商银行等独立账户需搜索“授权管理”小程序单独解除;
部分商户代运营授权需登录 b.alipay.com 解除。
三、增强账户安全的配套操作
开启安全锁防盗刷
路径:用户保护中心 → 安全服务 → 安全中心 → 安全锁;
保护模式:
夜间保护(23:00-7:00大额支付需验证);
大额保护(自定义金额阈值,如超1000元需验证);
游戏保护(充值前强制验证)。
定期维护建议
每季度清理一次授权列表,优先处理金融/社交类应用;
协助长辈关闭自动扣款,避免小额扣费累积;
同步清理微信授权:微信 → 设置 → 个人信息与权限 → 授权管理。
四、用户实践反馈与数据
授权数量分布:多数用户30-100个,少数超100个(最高记录200+);
典型场景:
电车车主集中出现城市出行类授权;
10年前的“车来了”等应用授权仍存留;
解除效果:关闭自动扣款后成功追回百度文库误扣费用。
操作提示:
路径可能因支付宝版本更新微调,若界面变动,建议在“设置”页搜索关键词(如“授权”“扣款”)快速定位。定期清理授权是为隐私做减法,数字时代主动管理才是安全感的最优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