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5日)是
世界淋巴瘤日
淋巴瘤被称为“最会伪装的肿瘤”
因症状多样且隐秘,极易被误诊
一女子皮肤瘙痒近3个月
最后去血液科一查
竟然是淋巴瘤!
皮肤瘙痒3个月查不出因?
血液科检查揪出淋巴瘤
浙江46岁的吴阿姨被皮肤瘙痒折磨了近3个月,然而奇怪的是,她的皮肤既无皮疹也无红肿,却痒到半夜都睡不着,吃了多种抗过敏药都没用。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辗转多次,医生始终找不到病因。“要不去血液科查查?”医生的一句提醒反而拨开了这场怪病的迷雾。
血液科的检查结果让吴阿姨震惊:脖子、腹股沟处有多个肿大淋巴结,胸腔纵隔内也有异常肿块,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已进入进展期。“这种淋巴瘤很狡猾,有时候仅仅有皮肤瘙痒唯一全身症状,很容易被当成皮肤病。”专家说。
针对吴阿姨的病情,医生制定了化疗联合放疗的方案。让人惊喜的是,化疗第二天,折磨她数月的瘙痒就彻底消失了。后续又经过半年治疗,她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已正常上班一年多,复查结果始终稳定。
遇上会“伪装”的肿瘤该怎么办?
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据了解,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浙江省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呈现“两头高”的特点,20-40岁青壮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都是高发人群。
为何淋巴瘤被称为“最会伪装的肿瘤”?专家解释,淋巴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长在胃肠道可能被误为胃病,长在皮肤可能被当皮炎,甚至有人因长期发烧、盗汗查遍科室,最后才在血液科确诊。“淋巴瘤的典型信号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具体表现为脖子、腋下、腹股沟等处摸到不疼不痒的包块,且包块逐渐变大,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此外,不明原因的低烧、盗汗、体重下降,也可能是淋巴瘤的警示信号。“我们曾遇到患者因长期打呼噜查出淋巴瘤,还有人体检时,通过淋巴结超声、胸部CT发现早期病灶。”专家强调,定期体检是早发现淋巴瘤的关键,普通体检中的淋巴结超声(排查体表肿大淋巴结)、胸部CT(排查纵隔等深部淋巴结异常)、血常规(辅助判断血液系统异常)等项目,往往能捕捉到淋巴瘤的早期异常信号。
至于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长期精神压力大、EB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接触放射线或化学致癌物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不过大家不用恐慌,约60%的淋巴瘤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即治疗缓解后5年不复发。”盛立霞说,随着靶向药、CAR-T细胞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应用,即使是晚期患者,也有机会获得良好疗效。
世界淋巴瘤日来临之际
医生提醒:
若出现可疑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
确诊后规范治疗、定期随访
多数患者能回归正常生活
对抗淋巴瘤,最好的“武器”
就是早发现和早干预
你有文中提到的警示症状吗?
转发提醒!
来源:宁波晚报、长江日报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