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4日讯(记者金文兵 实习生吴莹)随着天气转凉,长江上游来水增多,一度因为“怕热”而暂时离开的江豚,又回到了武汉新洲双柳水域的“江豚湾”安家觅食。
新洲双柳江段的江豚。通讯员赵霜洗 摄
9月13日,生态志愿者徐建利、柯志强等人在这里观察到了温馨一幕:整整一天,从早上8时到下午6时,至少有8头江豚在这片熟悉的水域里欢快捕食、玩耍。
“最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又看到了那对‘母子豚’!”志愿者徐建利兴奋地说。他观察到小江豚特别活泼,时不时从水里蹦出来,好像在帮妈妈一起围捕小鱼。
新洲双柳江段的江豚在嬉戏。通讯员赵霜洗 摄
据长期在此观察的生态志愿者徐建利介绍,双柳水域活跃着一个大约15头江豚组成的“双柳种群”,这片水域也被人们亲切称为“江豚湾”。今年7月天气炎热时,大部分江豚都“外出避暑”了,只有1~3头还留在这片水域偶尔浮出水面。
志愿者分析,江豚离开可能与高温、水位变化、食物分布有关。
生态志愿者在观察江豚。实习生石雯露 摄
双柳这段江边有一些沙质浅滩,小鱼较多,江豚特别喜欢前来觅食。志愿者注意到,江豚觅食时胆子挺大,有时会游到离岸边只有15米左右的地方。但问题来了——这个距离,恰恰是岸边垂钓者们甩竿钓鱼的“黄金距离”,人的垂钓区与江豚的“捕鱼区”高度重合。
志愿者观察到,前段时间,这里聚集了大量垂钓者,钓竿甩来甩去,鱼钩频繁入水。这种热闹场面可把胆小的江豚吓得不轻,严重干扰了它们正常的觅食活动。
生态志愿者在观察江豚。徐建利 供图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水中大熊猫”,武汉渔政执法人员近期连续在此开展劝导行动,耐心劝离了一部分聚集此地的垂钓者,有效减少了对江豚的人为干扰。
好消息是,这一保护措施立竿见影。随着干扰减少,加上水温适宜、食物丰富,外出的江豚种群又安心回到了它们钟爱的“江豚湾”。江豚的回归,成为长江武汉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生动注脚。
【罗田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