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马卫军:演了一辈子大佐定居日本,晚年患上喉癌,67岁魂断异国

0
分享至

2023年9月13日,日本东京一家医院的病房里,一个熟悉的面孔安静地闭上了眼睛。

他走得很安静,却留给观众太多惊叹和错愕——有人第一反应竟是:“他不是日本人吗?”

这个一辈子在电视剧里演“日本大佐”的男人,现实中是个地地道道的甘肃汉子。

他的名字,叫马卫军。

很多观众记住他的脸,是在抗战剧的紧张时刻——一身军服、冷着脸、吐着流利的日语,手一挥,杀伐果断。

你恨得牙痒,却不得不承认,他演得真像。

只是,谁能想到,这样的角色,他一演就是几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仍旧穿着那身戏服,站在镜头前。

01 从酒泉走出来的“舞台人”

1956年,马卫军出生在甘肃酒泉。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日子不富裕,却很踏实。家里没有半点文艺背景,他小时候也没想过要当演员



高中毕业,他被分到兰州制药厂,当起了工人。每天就是在车间里干活,生活平淡得像一口温水。

可一场意外的机会,让他第一次尝到了舞台的滋味。

那是厂里组织文艺演出,他被安排上台朗诵《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

原本只是完成任务,可台词一出口,全场安静了。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情绪压得很稳,却能一下子击中人心。演出结束,有工友拍着他肩膀说:“你不该在厂里埋着,应该去演戏。”

这句话像颗种子,种进了他心里。没多久,他真的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辞掉“铁饭碗”,考进兰州话剧团。

02 从龙套到台柱子

进了话剧团,他才发现,舞台的光鲜背后,是无数冷板凳。

刚开始,他只能跑龙套——一场戏里连台词都没有,只能用眼神和肢体去争存在感。



不怕没戏演,就怕自己演得没劲。他对自己要求很狠,一个动作反复抠,一个表情琢磨半天。

后来,他又辗转到了四川绵阳文工团,再到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从小角色一步步磨成了能独挑大梁的演员。

那时候,他没什么俊朗外表,也没有大导演力捧,全靠自己熬。

他说:“观众可能记不住我的名字,但会记得我演的角色真不真。”



可现实很残酷——你再认真,没有机会,也只能原地打转。

他在国内舞台上混了十几年,始终没迎来真正的爆发。

03 三十多岁闯日本

九十年代初,“出国热”兴起。

三十多岁的马卫军心一横,背着行李去了日本北海道学表演。

语言不通,生活全得从头学起。



白天上表演课,晚上洗碗、打工,攒生活费;回到住处,还要啃日语教材。

为了学会“日本人的神态”,他会在地铁站角落悄悄观察——走路的姿势、说话时的表情、微微的鞠躬幅度,全都记在心里。

这些生活细节,在当时没人觉得有用,可多年后,他演“日本军官”时,这些成了杀手锏。

留学期间,他认识了同样来自中国的女孩。她性格温柔,懂得照顾人。两人相恋、结婚,后来有了一个女儿。



为了家庭,他暂时放下演员的梦,在一家中日合资公司做职员,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舞台的灯光。那股“戏瘾”从没断过。

04 50岁回国,从头再来

等女儿长大一些,他决定回国拍戏。

那一年,他50岁。别人这个年纪都在考虑退休,他却要重新闯一遍。

可回到国内,没人认识他。长年生活在日本的履历,让很多导演心里犯嘀咕:这个人能演好吗?



他没办法,就一遍遍试镜,把日语台词背得滚瓜烂熟,用眼神和动作说服对方。

2006年,《中国兄弟连》找到了他。

他饰演的“矢内雄二”虽然戏份不多,却一出场就让人印象深刻——一口纯正日语,冷到骨子里的眼神,行云流水的动作,活生生一个铁血军官。

这一仗,他打赢了。

05 “鬼子专业户”的黄金时期

从那以后,《我的兄弟叫顺溜》《雪豹》《长沙保卫战》《刀影》《潜龙道》……

十几部抗战剧里,他几乎承包了“日本军官”角色。



有人骂他“日本演员”,甚至在菜市场遇到拒绝卖菜的摊主;也有人调侃:“他不演鬼子,我都不习惯了。”

更有人认真分析:“不是他长得像,是他演得真。”

他的“鬼子”,有冷酷无情的指挥官,也有满脸阴狠的特务头子,还有疯癫癫的士兵。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味道。

他自己说:“角色千篇一律,演法不能千篇一律。”

也正因为这样,他的配角,常常比主角还抓人。

06 远隔两地的婚姻

拍戏后,他长期漂在国内剧组,而妻女依旧住在日本。



有人问他怎么维系感情,他只是笑笑:“有空我就飞回去,哪怕陪几天也好。”

这种两地生活持续了很多年。

他没抱怨,妻子也没埋怨。对他来说,表演是生命的一部分,家庭是另一部分。

戏外,他是个爱笑、随和的人;戏里,他一上场,就变成那个让人恨到牙痒的军官。

07 生病与告别

2023年初,马卫军被查出喉癌。

对一个靠声音吃饭的演员来说,这是最沉重的打击。



可他没停工,那一年还拍了《后浪》,饰演邱师。

即使嗓子不舒服,他也咬牙把戏拍完,从不跟别人说病情。

只是,病魔的脚步越来越快。

2023年9月13日,他在东京病逝,享年67岁。

消息一出,不少观众震惊——原来他不是日本人;

更多人是心疼——一个把配角演到极致的好演员,就这么走了。

08 留在观众心里的身影

马卫军一生,没有流量,没有绯闻,也没做过一次所谓的“营销”。



他所有的存在感,都来自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他用几十年的磨炼告诉人们:

你可以起步晚,但绝不能轻言放弃;你可以没大红大紫,但不能不走心。

演了一辈子“日本大佐”,他却始终是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魂断异国,他带走的是观众对他最真诚的掌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朝鲜姑娘怀孕,查明是志愿军营长所为,彭总得知后批示8个字

朝鲜姑娘怀孕,查明是志愿军营长所为,彭总得知后批示8个字

幽州校尉
2025-09-01 11:56:21
西贝发布致歉信后遭网友集体炮轰

西贝发布致歉信后遭网友集体炮轰

闪电新闻
2025-09-15 16:11:49
月入3万程序员被按摩女收入“碾压”,打工人尊严何在?

月入3万程序员被按摩女收入“碾压”,打工人尊严何在?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09-14 21:47:22
孙俪竟是“甄嬛”的第三人选,前两名才是导演和作者心仪之人!

孙俪竟是“甄嬛”的第三人选,前两名才是导演和作者心仪之人!

科学发掘
2025-09-16 02:36:35
日本:那种“女演员”的片酬有多少?

日本:那种“女演员”的片酬有多少?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9-15 19:35:06
闪崩!20%跌停

闪崩!20%跌停

证券时报
2025-09-15 20:12:04
贾国龙还是嫌西贝死得不够透

贾国龙还是嫌西贝死得不够透

亮见
2025-09-15 12:50:18
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锡望
2025-09-15 13:35:33
古人“封侯”后有多爽?放到现在,估计你做梦都要笑?

古人“封侯”后有多爽?放到现在,估计你做梦都要笑?

沈言论
2025-09-15 13:15:04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叙说
2023-10-01 10:00:03
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轮流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缢

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轮流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缢

谈史论天地
2025-07-24 19:10:03
樊振东德甲三连胜,3:0速胜对手, 全程仅耗时22分钟

樊振东德甲三连胜,3:0速胜对手, 全程仅耗时22分钟

极目新闻
2025-09-15 17:38:42
中方罕见对美主动重拳出击,这是在向世界释放四个明确信号!

中方罕见对美主动重拳出击,这是在向世界释放四个明确信号!

科技出仕
2025-09-15 22:54:51
何婉婉主任:补血第一名是它!秋天吃够,气血满满,越吃脾胃越好

何婉婉主任:补血第一名是它!秋天吃够,气血满满,越吃脾胃越好

大明爱养生
2025-09-15 15:19:37
西贝称10月前陆续完成9项调整,门店:计划边营业边调整,现在下单还是按原标准做菜

西贝称10月前陆续完成9项调整,门店:计划边营业边调整,现在下单还是按原标准做菜

极目新闻
2025-09-15 17:16:25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23:53:49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红色鉴史官
2025-03-01 20:50:02
王思敬同志逝世

王思敬同志逝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5 23:22:11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快刀财经
2025-09-01 23:02:36
2025-09-16 10:12:49
米老鼠的世界
米老鼠的世界
感谢关注
76文章数 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头条要闻

媒体:韩国反华集会被采取限制措施后 韩外长率先访华

头条要闻

媒体:韩国反华集会被采取限制措施后 韩外长率先访华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汉堡包是不是垃圾食品呢?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