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女子尝试“辟谷”减肥,连续28天仅每天饮用2000ml水并服用一颗网购的“能量丸”。初期7天体重骤降10斤,但随后出现头晕、乏力;第20天突发39℃高烧昏迷,送医确诊败血症。这个能量丸是什么?节食减肥的安全底线是什么?
“只喝水,再嚼两颗‘宇宙能量丸’,就能瘦成闪电”——这口号,谁听了不心动?可浙江这位真照做之后,被120直接拖进抢救室,血培养提示“败血症”,唉,有没有搞错,辟谷真不是纯饿。
她家人拍视频哭得嗓子沙哑:病人连喘口气都带铁锈味,浑身针眼找不到一块好肉。弹幕一排“怕了怕了”,可转头又有网友问:“链接呢?我就想试试……”——你说,这算心大,还是命硬?
另外,每天只喝两升水,不吃别的都会瘦的,吃什么辟谷丸,有这自制力减肥不是手拿把掐。还有这个能量丸到底是什么鬼?
我跑去找药监通报,把配料表扒了个底朝天:植物酵素、低聚果糖、左旋肉碱,再混点不明不白的“生物磁石粉”——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压片糖果。每粒2克,热量几百卡,卖你六块八,一天吃十粒也填不饱。
可卖家话术牛:“宇宙高频共振”“激活细胞自噬”,把“辟谷”包装成修仙,顺带踩一脚正常吃饭:“米面都是慢性毒。”——这话,像不像村口说“wifi辐射害命”的大爷?
有人反问:吃几颗糖咋就败血症了?道理不复杂。连续20天,热量缺口拉到极限,身体先掏肝糖原,再拆肌肉,最后连免疫球蛋白都当柴火烧。肠道屏障“断电”,平时老实巴交的肠道菌,顺着肠壁裂口溜进血液,秒变“血流顺风车”。细菌一攻城,体温39℃起步,血压掉成滑梯,这就是“脓毒症”前身。去年《IntensiveCareMed》有篇回顾:饥饿+单一碳水化合物,院内感染率直接翻三倍,数字摆在那儿,不由你不信。
——节食的安全底线到底画在哪儿?
先把话说死:BMI<18.5的人,就别凑热闹了。再给一个“懒人公式”:
每日最少热量=体重(kg)×22千卡。
50公斤妹子,每天1100千卡是生死线,再低,身体就拆东墙补西墙。蛋白质按0.8克/公斤算,50公斤得40克,换算成一手掌大的鸡胸刚好。别忘了20克食用油——对,就是两瓷勺,少了它,胆汁都懒得流动,脂溶性维生素A、D、E、K集体罢工,皮肤干成沙漠,头发一把一把出走。每周减重别超过体重的0.5%,算笔账:60公斤人,一周减300克,大概就是一杯奶茶的热量缺口,再快,内分泌就拉警笛。
——有人又杠:古人辟谷不也活得好好的?
亲,古人平均寿命35岁,没有核酸也没有血培养,发烧就当神仙托梦,能一样吗?再说,寺庙里真辟谷的僧人,一早一晚还有枣泥药丸+米汤,暗搓搓补碳水,只是你不肯看罢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踩线?
给你“三红灯”:
1.早晨起床眼前一黑,数心跳低于50次;
2.尿液像浓茶,却几乎没泡沫——身体在烧肌肉,酮体爆表;
3.脾气一点就炸,晚上又哭又笑,血糖波动把情绪当电梯。
只要占一个,立刻把秤扔一边,先吃半碗饭再说——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医院急诊走廊的哭声,听一次就终生难忘。
——说到底,减肥跟恋爱一样,靠“饿”留不住。
把热量缺口卡在每天200千卡,相当慢跑半小时;早餐甩掉油条,换杯牛奶+全麦面包;午餐把白米换成杂粮,外卖酱包只倒三分之一;晚上追剧时做20分钟壶铃摇摆——一个月下来,裤腰松两厘米,气色还亮一个度。稳、且不痛苦,这才叫可持续。非要走极端,把生命当盲盒,那拆出来的,可不一定是瘦,也可能是ICU的蓝色床单。
这么个瘦法,身体吃得消吗?
所以啊,看到“能量丸”“排毒汁”“七日断食”这些词,别先问效果,先问自己:我愿不愿意用命换体重?如果答案是“不”,那就把页面划走,去厨房煎一块鸡胸,再撒点黑胡椒——人间烟火,才是最长情的减肥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