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兵马俑一号坑为啥有个大洞?网友脑洞:盗洞?古墓葬?员工通道?

0
分享至

兵马俑一号坑的神秘大洞,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个直径1米的洞口,突然出现在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一号坑中央,游客们纷纷猜测这是盗洞?古墓?还是秦代工匠的员工通道?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洞口,实际上见证了2000多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所有故事。



一号坑中的意外发现

2022年,当考古工作接近尾声时,这个直径约1米的圆形洞口彻底暴露在众人面前。

洞口从地表直达坑底,深度超过4米,打破了部分原有的隔墙结构,站在观景台上的游客们,很难不被这个突兀的存在吸引。



"这是什么?"

"盗洞吧,肯定是古代盗墓贼挖的。"

"不对,我觉得像是排水系统。"

网络上的讨论更加热烈,有人分析洞口位置,认为这可能是古代工匠预留的通道。

毕竟,建造如此庞大的地下工程,需要工人进出。还有人坚持认为是后世盗墓者所为,毕竟秦始皇陵的财富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

最有创意的猜测来自一位网友:"这会不会是秦代的员工电梯?"

玩笑归玩笑,这个洞口的确引发了严肃的考古学思考



一号坑是三个兵马俑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超过140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目前发掘的4000平方米区域,已经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

在如此规整有序的地下军阵中,任何异常都显得格外醒目

这个洞口位于坑内中部偏西的位置,正好处在第三、第四列兵俑之间。从上往下看,洞壁呈圆形,边缘相对整齐,显然经过人工修整。



洞口周围的兵马俑并没有明显的扰动痕迹,如果是盗墓者所为,为什么不顺手带走几件陶俑?如果是排水设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位置?

问题越来越多,答案却扑朔迷离



博物院的权威解答

2025年9月,面对汹涌的网络讨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终于给出了官方回应

"这个大洞,其实就是一个墓。"



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回答简洁明了,却让人更加好奇

原来,在兵马俑被发现之前,这片土地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1974年3月之前,这里只是临潼区西杨村附近的一片荒地。土地贫瘠,很少有植物生长,当地村民自然而然地将这里作为墓葬区使用。

"当时的人们哪里知道,脚下埋着一个帝国的军队。"

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这里安葬逝者,从西汉末年开始,一直到民国初期,超过2000年的时间里,至少有70多个家庭选择了这块土地作为祖坟

现在游客看到的这个大洞,就是其中一户人家的祖坟遗迹



考古人员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典型的土坑墓特征:圆形或方形的墓穴,简单的木质棺椁痕迹,以及少量的陪葬品。从出土的陶片和铜钱判断,这个墓葬的年代大约在明清时期

"如果这家人当年再往旁边挖一点点,就能成为发现秦始皇陵的第一人了。"一位讲解员半开玩笑地说。

博物院选择保留这个洞口,并非出于展示需要,而是为了呈现考古发掘的真实状态,每一层土壤,每一个痕迹,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已经发掘的兵马俑坑中,类似的后期墓葬多达70多个,它们就像历史的注脚,默默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有西汉时期的砖室墓,有唐代的土坑墓,有宋元时期的瓮棺葬,甚至还有民国时期的简易土葬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片土地发生着联系



真正的"入侵者"

2023年1月12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了一项震撼考古界的发现,兵马俑一号坑的甬道,确实被人挖开过

这个发现来自于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从2009年到2022年,考古人员用了13年时间,仅仅发掘了430平方米的区域



研究员申茂盛在发布会上的话语谨慎而肯定:"俑坑甬道被人挖开过,我们推测有人利用甬道进入俑坑。"

证据确凿无疑。

在发掘区的西段,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甬道,这条甬道原本应该被封土完全覆盖,但现在却呈现出明显的人工挖掘痕迹。

甬道位置的红土层呈块状板结,明显经历过高温烧烤

在甬道和过洞附近,所有的陶俑都被严重烧坏,有些甚至被烧化变形,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形状

这些陶俑的头部呈现砖红色,胸部和肩膀也有明显的火烧痕迹,但下半身却保持着原有的陶土颜色。



这种"五彩斑斓"的烧制痕迹,只有一种解释,陶俑在被焚烧之前,已经被人为打碎移位

棚木的痕迹更加触目惊心,原本覆盖整个俑坑的木质结构,在甬道附近全部化为白色木炭,白色意味着燃烧温度极高,至少超过800度。

谁有能力进入甬道?谁有动机烧毁兵马俑?

申茂盛给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能够利用甬道进入俑坑进行破坏的人,一定是参与了俑坑修建的人。"

这个推论指向了一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公元前206年,秦王朝覆灭。

大量修建兵马俑的工匠和士兵,最终投降了项羽,如果项羽下令破坏秦始皇陵,这些人确实"轻车熟路"。



项羽影视形象

史书记载确实支持这个推测。《史记·高祖本纪》明确记录了刘邦对项羽的指控:"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项羽攻占咸阳后,屠城杀俘,烧毁秦宫,大火三个月不灭,以项羽的性格,继续破坏秦始皇陵完全符合逻辑。

甬道的考古证据,为这段2000多年前的历史提供了最直接的物证



时间轮回中的历史见证

站在兵马俑一号坑的观景台上,那个直径1米的洞口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位访客

它不是盗洞,不是排水系统,更不是员工通道,它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祖坟,是历史长河中最平凡的一朵浪花



这个发现让人重新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在同一片土地上,秦代工匠精心营造地下军团,项羽军队可能进行了毁灭性破坏,而后的2000多年里,无数普通人在这里安息

每一层土壤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故事

西汉的农民不知道脚下埋着兵马俑,在这里建造简陋的土坑墓,唐代的工匠也不知道,继续在这里安葬逝者。宋元明清,一代又一代,70多个家庭选择了这块土地

他们或许感觉到这里的土质特殊,或许觉得这里风水不错,但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祖坟正好建在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正上方



1974年3月,打井的农民发现了陶俑碎片,如果当年那些建墓的家庭再深挖几米,历史可能会完全改写

博物院保留这些后期墓葬的痕迹,展现的是考古工作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多层次性。这不是简单的"挖宝"游戏,而是对时间的考古,对人类活动的追溯。

那个明清时期的家庭,他们的后代或许至今还生活在临潼,他们的祖先安息在兵马俑的正上方,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历史的重叠和交错,比任何戏剧冲突都更加动人心魄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而历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每一个时代

兵马俑一号坑的大洞,就是这种回应最生动的注脚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发布 甬道被人挖开过》(2023年1月12日)
新华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回应兵马俑一号坑大洞:是秦以后的墓葬》(2025年9月4日)
每日经济新闻:《秦兵马俑最新发现!甬道被人挖开过,项羽干的?》(2023年1月12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8岁女孩少年宫失踪,失联7天给爸爸7次托梦:爸爸冰柜里好冷

北京8岁女孩少年宫失踪,失联7天给爸爸7次托梦:爸爸冰柜里好冷

古怪奇谈录
2025-09-06 10:25:06
痛惜!周再华在武汉去世

痛惜!周再华在武汉去世

极目新闻
2025-09-15 10:42:37
天呐!浙江传媒学院校花唐馨恬,美到逆天!

天呐!浙江传媒学院校花唐馨恬,美到逆天!

梅梅瞎八卦
2025-09-15 15:38:16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健身狂人
2025-09-15 10:11:35
火箭阵容已确定!四人训练营混战,竞争最后一个首发席位

火箭阵容已确定!四人训练营混战,竞争最后一个首发席位

奕辰说球
2025-09-15 14:49:29
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称“应该直接杀死流浪者”,美国舆论“炸了”

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称“应该直接杀死流浪者”,美国舆论“炸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2:13:06
美国100%想开战,中国已经对美国霸权的冲击,远超当年伊拉克!

美国100%想开战,中国已经对美国霸权的冲击,远超当年伊拉克!

时分秒说
2025-09-04 11:26:25
外媒记者就中美元首会晤提问,外交部回应

外媒记者就中美元首会晤提问,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5:54:06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影孖看世界
2025-09-12 16:36:55
15号午评:沪指早间窄幅震荡!所有人都注意,明天大盘开始这么看

15号午评:沪指早间窄幅震荡!所有人都注意,明天大盘开始这么看

春江财富
2025-09-15 11:57:01
英力士汽车入华一周年,掷弹兵红魔限量版发布,售价83.80万元

英力士汽车入华一周年,掷弹兵红魔限量版发布,售价83.80万元

豪车事
2025-09-14 23:08:45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墨兰史书
2025-09-14 05:45:03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9-15 10:07:04
从世锦赛惨败看东京失利:因利益地方和排协插手,郎导已无选人权

从世锦赛惨败看东京失利:因利益地方和排协插手,郎导已无选人权

金毛爱女排
2025-09-14 00:00:08
1952年王震新疆遭撤职,毛主席震怒:你坏了大局

1952年王震新疆遭撤职,毛主席震怒:你坏了大局

芳芳历史烩
2025-09-14 14:19:23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刘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刘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09-15 16:04:49
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将近2万元,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将近2万元,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大风新闻
2025-09-15 11:33:04
搞定了,2500万!湖人解决后顾之忧!开启全力争冠,这才对味了

搞定了,2500万!湖人解决后顾之忧!开启全力争冠,这才对味了

张家大院趣说天下事
2025-09-15 12:40:14
突发讣告!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徐洪杰因病去世

突发讣告!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徐洪杰因病去世

鲁中晨报
2025-09-15 17:03:06
炸开了!他,出狱回国了!放弃中国国籍,交531亿罚款,前华人首富归来...

炸开了!他,出狱回国了!放弃中国国籍,交531亿罚款,前华人首富归来...

澳洲红领巾
2025-09-15 15:04:55
2025-09-15 17:51:00
丁丁鲤史纪
丁丁鲤史纪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222文章数 1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别再买“网红同款”了,显胖又低级!

数码要闻

清晰更护眼,华为爆款平板解锁无纸化学习新体验

教育要闻

事关中小学秋假,南京市教育局最新回应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