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四川省内的两条高速公路从本月起将停止收费,这两条高速公路是成绵高速公路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由于收费到期,所以才会停止,四川交通运输厅已经发布了正式通告。
每当国内出现高速公路停止收费,都会引发很大的讨论,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很多高速公路明明已经到期,但是却还延期收费。就比如此次停止收费的成都城北出口高速路,实际上也是延了期的。
那么,围绕高速公路的收费运营方和公众之间的分歧究竟在哪里呢?
停止收费的公路也延期了
此次停止收费的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按照官方文件的显示,收费期限是从1998年12月21日到2024年6月30日。有四川网民此前实地拍摄的公示信息显示,收费的期限是从1998年12月21日起到2025年9月17日。
今年7月份,一位四川的网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解释高速公路延期收费的理由,但是得到的回复是涉密,所以这位网民认为回复不合理,还把四川省交通厅诉至法院。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实际上,国内恰恰缺少这种较真的人,这才导致公路收费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波折。可以这么说,随便去问一个公众,肯定都不知道自己居住地的高速公路截止收费的日期是什么。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高速公路究竟会不会存在悄悄延期收费的情况?就是说,有些高速公路明明已经到期了,但是运营方还在悄咪咪地收费,还有的情况是,在截止到期之前,有些运营方会将到期的日期给延期。
就比如10多年前,交通部门推出了高速公路收费修订条例,明确将延期的情况交给运营方来处理。原则上来说,所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时长都不会超过30年,但按照规定,只要遇到情况特殊的局面,就可以将收费延期。
这样一来,高速公路运营方和公众之间就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公众认为,即便高速公路此前有大规模的投资,但是收费就是躺着赚钱,成本早就收回来了,为什么还会延期?
运营方则不这么认为,之前几年,甚至还出现过各地高速公路运营方集体哭穷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越是收费,日子过得越穷。这种反常的现象自然会让公众感到怀疑。
那么,这背后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高速公路的运营方究竟有没有在哭穷呢?
借钱修路,有人吃肉,有人喝汤
高速公路的修建模式都是先借钱,后修路,然后再还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高速公路的快速基建时代,截止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早就是世界第一了。
路修的不错,但是钱还得还。而且根据国内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收费期限来看,有些高速公路早在20年前就已经收费到期了,但是很多高速公路却一直收费到2015年前后,确实存在超期收费的现象。
公众询问原因,运营方就说还没有还清银行的贷款,别看天天收费,但其实一直在亏损。这种局面也确实是事实。
根据十几年前的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的时候,国内高速公路的收支缺口为323亿元,到了2014年,这规模就增长到了1571.1亿元。为什么增幅会如此之快?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国内高速公路的修建并没有停止,持续修建带来成本持续增加,而且这里边还包括了补偿拆迁的成本、工人的成本以及材料上涨的成本等等。
另一方面,国内高速公路的经营也不是都能吃到肉。比如在珠三角地区的一些高速公路,由于车流量大,每年收费的规模也很可观,这就使得广东省内的一些高速公路很早就已经停止了收费。
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则截然相反,有些地区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很少,甚至有些连接县级区域的高速公路日常很少看到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运营方也收不到什么钱,自然也就还不起债了。
这样一来,对那些拥有巨额债务的运营方来说,他们最好的化债方式就是延期收费,哪怕面对公众的吐槽,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公众疑惑的是,有些高速公路的运营方每年的收入明明很高,为什么还会继续收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的原因了。
腐败和挥霍现象
谁都知道,高速公路修建领域就是一块肥肉,所以也就存在极其普遍的腐败现象。从2000年到2010年前后,正是我国高速公路快速修建的时期,在那期间,交通领域的腐败可谓触目惊心。
多个省市的交通主管可谓前腐后继,上一任官员是贪腐分子,后一任官员同样贪腐,一任接着一任的落马。比如湖南高速公路腐败窝案中,两名负责人受贿的金额在上亿元左右。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施工方为了能够拿到工程,就会到处行贿,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推高了高速公路的修建成本,经过层层的盘剥,最终导致提前花出去的钱越来越多。
除了贪腐之外,挥霍现象在高速公路经营领域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些公司路还没有修好,就把贷款得来的钱修建娱乐设施,再比如,十几年前,有些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资每个月居然超过了万元。
这背后都存在着浪费,甚至是刻意地挥霍,最终的结果就是推高了整体的成本,然后运营方又把这些成本转嫁到公众身上。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即便有些运营方偷偷地把收费延期了,大众也不了解其中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究竟会收到什么时候。
延期几乎是普遍操作
根据现有的收费年限规定,最长不超过30年,再加上国内高速公路修建的时间,截止到今年底,全国各地将会有大批高速公路收费到期,那么到时候这些高速公路真的会停止收费吗?
根据过往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速公路都会想方设法延长收费期限。真正主动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很少。国内第一条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是上海的沪嘉高速公路,另一条高速公路是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佛高速。
去年,广州北环高速公路也停止了收费,这些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寥寥无几,所以每一次公布消息之后,都会在网上引发热议。
此前,收费公路的管理条例已经有规定,投资规模较大、回报周期长的收费公路,收费期限可以超过30年。如果高速公路进行过改扩建,同样也可以重新核定还债期限以及经营期限。
所以各地方的高速公路正是抓住这些规定,开始延期操作。比如京石高速还在2014年的时候,因为重新修建,收费的期限又延长了22年。再比如山东的济青高速,2019年的时候经过了扩建,收费的年限又增加了25年。
延期的背后,大众对高速公路收费的反感程度也在增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10年私家车的数量正在以指数级的规模增长。
以前私家车少的时代,很多人出行都是乘坐公共汽车,高速公路即便收费,大家的感受也不明显。但是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人们出行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都在收费,开车的人自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投入到底有多大。
比如你开着一辆私家车畅游全国,过路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油耗的成本。如此一来,很多人就会感受到,高速公路虽然便捷畅通,但是每个地区之间并不通联,就相当于是割裂的状态,因为你上路的话就得掏钱。
车流量大的地方,早就赚回了成本
比如长三角地区的沪嘉高速公路,每年的车流量都在2000万辆以上,按照如此大的车辆规模,一年的收费就在两亿元以上,而当年这条高速公路的投资成本也只有2.3亿元,也就是说,收费一年就能赚回成本。
再比如广佛高速公路每年的车流量更大,2017年的收入为4.35亿元,哪怕每年的经营成本有1亿多元,但是净利润也超过了两亿元。所以对这些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来说,他们真的是在躺着赚钱。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由于长期收费,高速公路的经营早就形成了一种收费修路再收费的这种闭环模式,通过不断的重修和扩建,很多高速公路也能一直延期收费。
当然,确实也存在巨大的投入,有些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产生的债务成本很大,确实需要公众承担一部分修路的成本。但问题就在于,高速公路属于公共机构,一旦收费到期,就不应该再让公众过度承担成本。
结语
国内的私家车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因此未来围绕高速公路收费问题还会出现更多的讨论乃至于争议。
公众也不是说不想掏钱,大家反感的是收费延期,如果不改变经营思路的话,有些高速公路,比如收费期限是30年,等到快要到期的时候,运营方重新修建公路或者是扩建,这样一来就能够继续收费。
大家反感的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围绕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经营,接下来势必得重新思考全新的经营模式。毕竟私家车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嗯,如果大家都感受不到免费的高速公路是怎样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买车乃至于出行的频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