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走势】
产区涨跌回顾,
2025年第37周(9月7日-9月13日):
全国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均值从9月7日的1.1449元,跌至9月13日的1.1380元,下调0.69分。
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均值从1.1987元,跌至1.1764元,下调2.23分。
本周山东高点从1.242元,跌至1.235元,下调0.7分;低点从1.085元,跌至1.075元,下调1分。
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均值从1.1996元,跌至1.1800元,下调1.96分。
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均值从1.0800元,涨至1.0874元,上调0.74分。
从价格走势来看,第37周国内现货玉米市场区域分化明显。华北南部新作陆续上市,供应增量,拉低市场价格;西北新疆新粮上市量提升,贸易环节采购积极,对当地价格有支撑;东北及南方销区因优质饲用粮少,价格回升,但成交量低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总体“东北强、华北弱”的格局十分鲜明。
产区行情回顾,
华北市场:跌势加剧!
本周玉米玉米持续承压,价格步入下行通道!新粮季来势汹汹,下游深加工企业频繁调价,一天两降甚至三降已成为常态。目前随着新玉米上市进程不断提速,山东地区春玉米、蒜茬玉米持续涌入,叠加东北玉米跨区域调运补充,手握余粮的主体也在陆续清库。市场供应宽松格局稳固,但下游企业采购意愿偏低,以观望、缓慢降库、压价陈粮,等新粮为主。目前山东玉米价格正加速向1.15元/斤关口靠近,市场看空情绪较浓。
总体看,本周华北主流深加工企业主流跌幅在20-100元/吨!个别较大跌幅在106、120元/吨不等。其中,山东寿光金玉米14水收购价1.147元/斤,较7日1.2元/斤,跌5.3分。山东天力药业18水收购价1.162元/斤,较7日1.215元/斤,跌5.3分!山东博兴香驰16水收购价1.145元/斤,较7日1.205元/斤,跌6分!
东北市场:持续上行!
相较于华北玉米的跌跌不休,本周东北玉米与其形成鲜明反差!东北早熟玉米虽陆续上市,但持续降雨打乱了上市节奏,辽宁黑山、黑龙江东部等主产区新粮供应量始终有限。陈粮方面,贸易粮处于收尾阶段,且部分东北粮还在持续流入华北及南方市场;部分库存低位的企业小幅提价。东北绥化三兄弟龙凤玉米、京粮龙江、昊天玉米从5日至9日,实现五连涨,自潮粮开收,14水累积涨幅达3分;30水累积涨幅在2.42-2.43分不等!随着三兄弟暂稳于1.1元/斤支撑位,辽宁、内蒙局部终端又接棒上涨!
总体看,本周东北主流深加工涨幅多在30-50元/吨。其中中粮生化肇东14水二等干粮1.115元/斤,较7日1.075元/斤,涨幅达4分!
西北市场:区域分化!
本周陕西玉米总体以弱势下行为主。而新疆产区涨价潮却再度升级!新疆梅花14水潮粮折干价0.955元/斤,较7日0.925元/斤,涨幅达3分!新疆沂利弘30水0.79元/斤,折算14水折干价达0.997元/斤,逼近1元大关!
南方玉米:价格上涨!
新粮集中上市期临近,加之替代品影响,饲料企业观望心态仍较多,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新粮少量采买。
港口方面,
北港,东北产地余粮有限,玉米集港量持续低位,基本自集粮源为主。再加上东北新粮开秤价高开,部分贸易商收购价格小幅上调。本周北港开收潮粮玉米,锦州港30水收购价0.89元/斤。
南港,到货成本支撑贸易商报价小涨。但饲料企业多等待新季玉米大量上市,维持刚需、滚动补库。随着国庆假期临近,饲料企业备货需求可能回暖。
截止至9月12日,
北港(鲅鱼圈、锦州港),水分15%容重720的玉米报价2260-2270元/吨,较7日涨20元/吨;水分15%玉米平舱价2310-2320元/吨,较7日涨20元/吨。
南港(广东蛇口港),水分15%玉米散粮成交价2410-2430元/吨,较7日涨40元/吨;一级玉米报价2470-2490元/吨,较7日涨30元/吨。
【市场预期展望】
当前玉米行情正处于新陈粮交替的关键节点,多空因素激烈交织!一方面,新粮上市潮即将来临,供强需弱格局施压价格;另一方面,东北新粮高开、渠道库存基本见底、基层惜售情绪以及玉米小麦比价关系,又为市场带来支撑变数。
供应端,
新粮上市:华北南部、新疆等地新粮上市量增加,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夏播玉米将在9月中旬后接棒集中上市,后续东北新粮也将陆续大量上市。东北地区部分产区玉米上市进度或出现延迟,且开秤价提振市场热情,但据市场反馈东北地区玉米长势总体较好,预计单产与总产量和去年持平或比去年略增。整体看新粮供应进入爬坡期,对陈粮形成替代压力。
陈粮库存:产区贸易商剩余陈粮不多,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整体以随行就市出货为主。但随着新粮集中上市临近,贸易商有出货意愿,陆续腾出库容。
需求端,
深加工:深加工开工率虽有小幅回升,但盈利情况欠佳,再加上新季粮源供应量呈增多趋势,主要以压价收购来缓和成本与亏损压力。截至9月10日,全国12个地区96家主要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48.7万吨,降幅8.26%。不过部分头部企业潮粮收购价偏高,对市场情绪有一定支撑。
饲料企业:生猪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理论盈利环比均减少,养殖端出栏逐步恢复,生猪供应增加,而需求端缺少利多支撑,供大于求导致生猪周均价环比下滑,这影响了后续补栏意向及存栏预期,未来3-6个月饲料用量可能减少,间接影响玉米消费预期。目前饲料企业以消化小麦和玉米库存为主,采购玉米积极性有限,且部分企业有主动降库意愿,对高价玉米接受度低。本周全国饲料企业库存继续呈现下降态势。截至9月11日,全国饲料企业平均库存26.91天,较上周下降0.72天,环比下跌2.61,同比下跌8.16%。
政策端,
目前政策主要通过进口玉米拍卖、储备粮轮出等方式调节市场供应,以维持市场稳定。后期政策端可能会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新粮上市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调控措施,比如加大或减少储备粮投放量,调整进口政策等,但短期内政策风向不明。
替代端,
进口玉米:进口玉米持续拍卖,受市场供需格局及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影响,竞拍成交率一直不高。当前对美玉米关税较高,抑制了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不过若后期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或国内玉米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口玉米的影响程度可能会改变。
进口玉米持续拍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可流通粮源。
小麦:小麦价格仍具有替代优势,在饲料及部分深加工领域,小麦挤占了玉米的市场份额。产区高价玉米需求受限,下游企业在采购时,会综合考虑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及性价比,决定两者的使用比例,这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总的来看,东北产区因陈粮供应偏紧、低库存与新粮上市量有限,短期价格仍有支撑,但需注意期货市场已率先释放回调信号,且新粮上市预期也限制了其上涨空间。华北山东地区新玉米上市供应增加与渠道库存出清形成叠加效应,到货量高企态势难逆转,而下游企业玉米采购积极性仍显一般,随新粮上市量增加,为控制成本更是多趁机压价,市场脆弱性凸显,短期难改震荡下行趋势。
接下来,随着新粮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新粮上市初期阶段价格或以弱势调整为主,后续随着各环节建库需求释放,价格有望企稳。
此外,目前新季玉米较良好长势能否转化为最终实际产量的增加,尚未拍案定板,仍需接受早霜、连续降雨、倒伏等天气的考验。而局部阴雨天气也或将影响新季玉米收割、上市进度,从而阶段性缓解玉米市场供应压力。
重点紧盯新粮上市进度与质量、企业采购节奏变化、基层售粮情绪,同时留意政策调控动向。
来源:中时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