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三(射集)
终治法
论伤寒调理
天师说:终治,是指在疾病已经治愈后,为了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而进行的善后治疗,因此称之为终治。比如,伤寒病治愈后,应该如何调养;中暑之后,应该喝什么样的汤饮;中风之后,又该如何休养,这些都是终治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伤寒的邪气已经完全退去,患者的正气自然会虚弱,按理应该补充正气。但是,此时患者的胃强脾弱,如果过多地服用补剂,可能会导致患者虽然能吃但无法吸收。因此,治法应当是补胃的药用少一些,补脾的药用多一些。而且,补脾的药也不宜过多,补肾的药要适当多一些。因为肾能生脾土,而脾土又能生肺金,肺金旺盛则肝木有所畏惧,不会来克脾土。所以,补肾其实也就是补脾。
药方可以用熟地一两,麦冬三钱,五味子五分,白芍三钱,肉桂三分,白术三钱,薏仁三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注:脾肾至资汤)
这个方子专门用来补肾和脾两经,虽然没有直接去通补其他各脏,但其他各脏也都能得到治疗。
论中暑调治
中暑会伤气,但调治的方法不能先把治气放在首位,而应该以补血为主。因为阳气受伤,阴血也会耗损。
药方可以用当归一两,白芍三钱,川芎一钱,熟地一两,五味子一钱,麦冬三钱,水煎服。
这个方子就是四物汤,妙处在于全是滋养阴经的药物,再加上麦冬、五味子来滋养肺金。肺金旺盛,就可以制约肝木克脾,那么四物汤就能滋养肝血而使其安然无恙。
论中风调治
中风之后,也是气虚的表现。这类病应该补气,而不是补血。因为气血阻滞才会导致中风,不能再补血来增添气滞。
药方可以用人参三钱,茯苓三钱,薏仁三钱,半夏一钱,神曲五分,白术五钱,甘草一钱,肉桂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批注:气血两补丹)
这个方子的妙处在于能补胃气,从而生肺金之气;补肾阳,从而生脾土之阴。这样又怎么会害怕肝木旺盛呢?以上这三个方子都是善后治疗的绝妙方法,可以作为终治之法。
论中湿调治
张公说:太妙了。我还说什么呢?我应该一一补充完善。中湿之后,体内的湿气已经泻尽,治法应当是健脾。但是,不能只是健脾,还应该补命门之火来生脾土。
药方可以用白术五钱,茯苓三钱,肉桂三分,白芍三钱,薏仁五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
这个方子专门用来补肾经之火,而且药性不是十分大热,所以能温暖脾气,自然就能去除湿气而生发胃气。
论火症调治
火症已经散尽余火后,患者势必气息微弱,不能坐立。如果只是一味地泻火,就会损伤胃气,耗尽骨髓,水液何时才能重生呢?
药方可以用熟地一两,元参五钱,麦冬一两,牛膝一钱,白芍三钱,水煎服。(批注:济水汤)
这个方子的妙处在于能润肺金以生肾水,同时兼能平肝。肺、肾、肝三脏都安定了,那么胃气自然也就能恢复,又何必再泻其余火呢?
论燥症善后
燥病治愈后,善后的方法主要是大补肾水,水足了肺金才能得到滋养。药方可以用六味汤(六味地黄丸的汤剂),再加上麦冬、五味子来治疗就可以了。
华君说:我还没有传授过相关内容,所以无话可说。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