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月19日来南阳看药膳高手如何烹出新花样

0
分享至

□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从医圣张仲景的传世经典《伤寒杂病论》,到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四季滋味,一缕绵延千年的药香,正穿越时光,在南阳这座“中医祖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药膳,这一凝聚着“药食同源”古老智慧的文化瑰宝,在南阳已不仅是一种养生方式,更是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一种融入日常的健康哲学。它从经典中走来,向创新中走去;它从家庭餐桌起源,向广阔世界迈进。

值此蓬勃发展之际,一场聚焦药膳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2025年南阳市药膳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在南阳市医圣文化园盛大举行。届时,各方药膳高手将齐聚一堂,以精湛技艺诠释药膳魅力。


01

文化为魂:

千年药香凝底蕴,仲景智慧薪火相传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构建的食疗方剂体系,凝聚着“药食同源”的东方智慧,历经千年传承仍焕发璀璨光芒。这套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营养治疗学的根基,更深刻地塑造了南阳药膳文化的历史脉络,使其成为中华药膳文化中兼具历史纵深与现代活力的典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南阳市中医院执行院长魏戌指出,《伤寒杂病论》系统记载的食疗方剂,其“依四季辨证施食”的理念尤为独特。张仲景还首创药膳结合之法,桂枝汤后啜热粥助药力、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虚寒腹痛等经典方,更开了“药食同源”的配伍先河,精准体现“治未病”的中医智慧。







郑州市第一届药膳技能竞赛决赛现场图片

这一食疗体系为中医营养治疗学筑牢了根基,其经方跨越文化界限,传播至日本、韩国、朝鲜等地,成为中华医学文化对外输出的标志性符号。

南阳药膳的独特气质,源于楚汉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深度交融。楚汉文化赋予南阳“道法自然”的哲学内核与山林风味,让南阳药膳蕴含着楚地“中和之道”的仪式感;中原文化则注入“辨证施治”的医学体系与农耕物产基础,使其承袭了中原“医食同工”的实用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南阳药膳“清雅中见厚重,传统中显新意”的独特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阳药膳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迁,实现了从“疗疾秘方”到“健康文化符号”的转型。

20世纪90年代之前,南阳许多家庭餐桌上常出现以《伤寒杂病论》经方为基础的食疗“秘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药膳在当时扮演着家庭健康守护者的角色。

进入21世纪后,药膳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元素。预制药膳包的出现简化了烹饪流程,使其更便捷地融入现代生活。

如今,药膳不仅是传统节庆中的重要仪式载体,也成为商业宴请与文旅体验的亮点,为社交场合增添了健康与文化的内涵。


南阳冬至饮用羊肉汤的习俗演变,正是张仲景医学实践“疗疾秘方”升华为“文化符号”的典型例证。魏戌介绍,该习俗源于《伤寒杂病论》的食疗智慧,原本是以羊肉温补调理特定健康问题。

南阳春节、端午节等节庆特色药膳同样丰富多样。魏戌介绍,春节有祈福的排骨绿豆粥、创新的菊花羊肉饺子;端午有驱邪的艾叶煮鸡蛋、改良的药膳粽子。

面对全球化冲击,南阳药膳通过“科学重构、产业赋能、文化沉浸”三路径实现存续发展。南阳市政府“十百千工程”政策驱动、地标认证与电商销售助力产业化,文旅融合创新如端午药膳节推动体验经济。如今,药膳随“一带一路”走向海外,茯苓糕等南阳药膳成为世界了解中华药膳的窗口;短视频等新媒体则让年轻群体重新认识药膳文化,实现从“长辈口述”到“全民参与”的传承转型。

从张仲景的经方智慧到现代健康生活,从家庭餐桌到世界舞台,南阳药膳始终是“天人相应”哲学的鲜活载体,是地域文化认同的鲜明符号,更是全民健康生活的有力支撑。这一缕穿越千年的药香,正以更科学、更时尚、更包容的姿态,续写着中华药膳文化的崭新篇章。

02

政策引领:

蓝图绘就促发展 多措并举强引擎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仲景文化饮誉全球、“八大宛药”闻名全国、中医院所遍布城乡等优势,全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协同发展,奋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两地一都”。





南阳医圣祠图

南阳市被列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024年,全市中医药产业产值达450亿元,成功上榜中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

南阳以政策为引擎,全方位推动药膳产业蓬勃发展。如今,药膳产业已被成功升级为战略性产业,在产业规模、标准化建设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魏戌表示,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南阳在多领域的系统布局与持续创新。

在产业规划方面,南阳市围绕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河南省《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实施中医药食强市战略,以仲景文化为引领,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药膳走进日常生活,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联合河南省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做好食疗药膳服务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中医医院设立仲景药膳坊,设置独立食疗药膳窗口等,大力推广中医食疗药膳服务,将食疗药膳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方方面面,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因营养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种慢性疾病、老年疾病,使药膳从传统养生概念转变为触手可得的健康实践。

公共服务与文化赛事的协同推进,为药膳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各级中医医院设立“仲景药膳坊”,帮扶乡镇卫生院建设药膳服务站,使药膳服务贴近民众生活。全市13家三级中医院已全部设立药膳窗口,显著提升了药膳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会到药膳的独特魅力。此外,南阳承办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为上百道中医药膳授牌加冕,不仅提升了药膳的文化内涵,使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更让南阳药膳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科研创新成为产业核心驱动力。

一是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聚焦“药食同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共同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依托高校和科 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优势,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要素高效整合,持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切实做好专利申报指导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争取政策支持。

三是坚持“严管厚爱”原则,对“药食同源”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为药膳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药膳食品安全

是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南阳成立仲景养生药膳协会在药膳标准制定、技艺培训、文化推广等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动仲景文化“走出去”,打造南阳特色养生品牌,以仲景养生药膳产业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孝敬父母

订一份《大河健康报

发行热线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带回家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文章。为防丢失,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河健康 incentive-icons
大河健康
大河健康报多媒体发布平台
18748文章数 117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