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往300亿规模狂奔,期待新玩家入局。
200亿维生素D制剂市场,停摆十年
Guide View
业媒统称的维生素D制剂包含如下三大类:
1、单纯维生素D制剂
2、含维生素D的钙制剂
3、活性维生素D制剂骨化醇类
本文将含维生素D的部分复合制剂如阿仑膦酸钠维D3片及新型维生素D制剂胆维丁片包含在内。上市的产品也可细分为:VD3、VD2和VD制剂。剂型方面有口服液、注射液、软胶囊,片剂等,但无论哪种药物,哪种剂型,至今无一过评,也无新批文下发,屈指可数的企业长期瓜分市场的“局面”已十年未被打破。
药通社报道,首先是含VD3成分的各种制剂全平台有超100亿市场(PS统计口径差异,欢迎纠偏),其中碳酸钙+VD3组合成分就有90亿年销售额,赫力昂、朗迪、安士三家企业长期三分市场,后来者没有机会入门:新文号批不出来,老文号过不了评。
其次是VD2成分制剂市场全平台30亿左右,大连水产和南京海鲸的维生D2软胶囊历经近五年审评,最终齐齐失败的案例,备受关注。
最后,单纯的VD成分制剂,仅维生素AD滴剂和维生素D滴剂两品类全平台相加超60亿市场,由山东达因、国药星鲨、青岛双鲸、上海东海等企业占据,前三家份额达50亿,这两大品类已入局的企业无一尝试过进行一致性评价。
与十年没有新玩家进入的竞争僵局不同,维生素D制剂市场发展却是欣欣向荣。
以非处方药维生素D滴剂为例,一般认为,血清中维⽣素D浓度<30ng/mL,即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问题,需要补充维生素D,就是该药的消费群体。按照该标准计算,全球超10亿人,中国约80%人口存在维生素D健康问题,可见市场空间有多大,关联药企国药星鲨、双鲸药业在2015—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96%和48.26%。
从长期需求趋势看,还有三大结构性因素支撑市场持续放量增长:
健康意识提升:全球范围内对骨骼健康、免疫功能的关注度提高,维生素D3在保健品领域的需求年增速超过8% ,同步也利好相关非处方药。
人口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达30%,推动治疗性维生素D3制剂需求增长。
应用领域拓展:维生素D3在抗癌、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等新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尤其是活性维D系列产品在肿瘤、罕见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治疗前景。
十年沉寂,终迎转机
Guide View
另有统计口径指出,含维生素D的制剂院内销量100亿,院外销量达到惊人的150亿市,这已经不是上文统计的200亿规模了,从中长期需求持续增长趋势来看,国内市场规模奔向300亿似乎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值得关注的是,院外市场是非处方药的天地,不受集采影响,因此这一奔向300亿的市场,也被视为难以攻下但极具价值的稀缺仿制药蓝海,正在吸引新玩家发起奋勇挑战,跨越十年也终于迎来“破局转机”:
8月8日,厦门紫旭维生素D口服溶液获临床默示许可,是多家探路的药企中唯一选择走临床试验路径的,有望验证行业对该品类“不可豁免临床”的判断。
8月19日,南京九霄阿仑膦酸钠维D3片(Ⅱ)递交4类仿制上市申请;作为CRO南京逐陆的子公司,这也代表CRO对该品类的直接挑战,值得关注的是,该CRO还在持续研发市场更大的碳酸钙+VD3成分。
业内评论,两位新玩家,分别代表复方与液体单方在合规路径上的试探。若阿仑膦酸钠维D3片(Ⅱ)过审,将成为复方路线的破局里程碑,为后来者照亮前路;而维生素D口服溶液的临床结果将定调行业对豁免的分歧,同样是照亮前路。任何一次成功都可能重塑技术与监管路径,当然也要看到上游工艺与装备迭代(如连续化与光化学)正为质量一致性与规模化落地提供底层支撑,这让如今的新玩家们更有破局突围的胜算。
总而言之,十年沉寂,终迎转机。
上游原料企业,蓄势待发
Guide View
VD2主要从植物中提取,VD3上游原料为胆固醇,需从羊毛脂中提取。目前胆固醇仍依靠天然提取,无法用化工手段合成。而NF级胆固醇可用于制备维生素D3,根据不同用途合成不同结构和浓度的产品。当前全球仅有三家NF级胆固醇生产商:花园生物、日本NFC、印度Dishman,其中花园生物全球产能占比超50%。
国内主要VD厂商则包括:花园生物、新和成、金达威、浙江医药,年产能分别为3000吨、2000吨、1600吨、800吨(不同统计口径数据有出入,欢迎纠偏),国内更多生产饲料级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维生素D3下游主要应用于饲料、食品、医药(本文聚焦领域为医药),其中饲料行业用量最大,占比在70%以上。全球维生素D3产能约为1万吨/年,其中我国产能占全球75%份额,因此对应也主要供应饲料市场。
海外生产企业有两家:为荷兰帝斯曼、印度Fermenta,更多供应食品及医药级产品。
国内主要VD厂商具体偏重优势领域详见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25-羟基维生素D3(生物学效价是维生素D3的3-5倍,显著提升养殖效果,人体吸收也更佳)已在饲料领域显现出替代传统维生素D3的应用趋势。
国内上游厂商受此启发,想要将25-羟基维生素D3推入药用市场部分替代传统维生素D3。比如:山东海能生物的“25-羟基维生素D3”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原料目前主要用于动物营养领域,但该公司已明确表示正在向医药领域拓展,未来可能涉及医药级别原料的生产。
这家企业已启动人用25-羟基维生素D3的研发,并进入申报阶段。未来若获批,该生产基地可能逐步转向医药级别原料的生产。据透露,该生产基地采用化学合成工艺,产品纯度可达96%以上,杂质含量低于欧美标准,这一高标准为未来向医药领域延伸提供了技术基础。
花园生物也提供25-羟基维生素D3,资料再次显示25-羟基维生素D3具有替代普通维生素D3的趋势,下游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至于药用仍需探索验证,不过其合作科研方相关宣发有提及希望在5年内惠及9000万骨质疏松国民。
值得关注的是,花园生物布局了维生素D3上下游系列产品,如VD3结晶用于食品、医药领域;维生素VD3微粒及油用于动物饲料,但其及旗下子公司花园药业都没有涉足维生素D的各种药品制剂市场,也许是为了规避与下游客户的竞争。盖德视界注意到,花园药业涉及骨质疏松治疗,仅推进获批一款“阿仑膦酸钠片”,与维生素D制剂市场没有任何交集。
参考来源:
[1] 药通社
[2] 沙利文
[3] 行业研报等公开资料
制作策划
策划:May / 审核校对:Jeff
撰写编辑:May / 封面图来源:网络
媒体合作 | 微信号:GuideView2021
投稿转载 |13291812132(同微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参考文献如上,如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如需转载,请邮箱guideview@guidechem.com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