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文脉传承到艺术新声

0
分享至



广东美术馆“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将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举行。本届艺术节涵盖“艺汇湾区”剧目展演、“艺韵和鸣”艺术讲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艺美生活”惠民活动及“艺彩交辉”演艺交易五大板块,包含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将为大湾区民众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其中,美术展览精彩纷呈,19个展览涵盖区域文化交融、艺术大师纪念、历史文脉梳理、跨地域文化对话等多个维度,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丰富的艺术盛宴,既彰显了本土文化底蕴,也展现了艺术与时代、社会的紧密联结。

  湾区交融:共绘区域文化新图景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多场展览聚焦区域协同,展现三地艺术共生共荣的态势。其中的“重头戏”包括广东美术馆首次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区域性主题策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于8月29日至10月31日在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馆区)开展。展览汇聚粤港澳三地近40位艺术家的精品,通过“潮汐洄流:文脉溯源与当代表达”“山河共声:科技凝视下的生态关怀”“水域交织:社会关系中的自我镜像”三大板块,深入探讨区域历史文脉、生态感知与社会关系,呈现三地艺术家根植本土又具跨文化思维的创作面貌,凝聚湾区文化认同。

“岭南潮声——2025粤港澳大湾区摄影作品展”则以摄影为媒介,于9月26日至10月26日在中山美术馆展出,用镜头捕捉湾区发展脉动,传递湾区独特的人文与自然之美,成为展现湾区活力的另一重要艺术窗口。

此外,“从可园出发:风骨·时代——名家绘梅兰竹菊作品展”于9月1日至11月6日在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可园作为岭南园林代表,是区域文化符号之一,展览以梅兰竹菊这一传统题材为核心,汇集名家创作,既传承了岭南文化基因,也为湾区艺术交流增添了传统美学维度。  

大师璀璨:致敬艺术巨匠的精神遗产 

本届艺术节汇集多场展览聚焦艺术大师,通过经典作品与文献,回溯巨匠们的艺术生涯,传承其艺术精神与人文情怀。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三场大师纪念展接连登场。“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于8月15日至11月16日开展,围绕赖少其山水画创作的四个重要阶段,梳理其艺术风格演变,并以他为切入点,探究现代画家如何立足传统、吸收外来养分推动中国画创新。赖少其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其艺术历程彰显了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

“永恒之光——杨之光诞辰95周年纪念展”紧随其后,于9月4日至11月22日亮相。展览以200余件画作、速写、书法与文献,通过“启蒙之光”“时代之光”“多元之光”“美育之光”四大单元,勾勒杨之光“以笔为炬”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突出代表,更以教育家身份培养大批艺术人才,晚年捐赠千余幅作品,诠释了“爱国义举”的内涵。

9月30日至11月18日,“艺术抗战 丰碑永存——廖冰兄诞辰110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展”在此举办。展览聚焦廖冰兄在抗战时期的漫画创作,其作品以尖锐笔触揭露侵略者罪行,如《酬赠图》《亲善图》等,用艺术唤醒民族抗争意识,成为抗战岁月中“以笔为刀”的精神象征。

香港地区同样注重艺术大师的传承与纪念。“岭南风范:赵少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于9月17日至2026年2月23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展。赵少昂作为岭南画派大师,秉持“国画现代化”目标,融合东西方画学养分。展览精选其横跨1930年代至1990年代的花鸟画作,通过“艺林友侪的交谊”“师法自然的艺途”“一生游历的足迹”三个主题,展现其艺术成就,还特设沉浸式多媒体展区,让观众走进“岭南花境”。

深圳美术馆(新馆)的“爱好溪山为写真——黄宾虹山水之旅与艺术创作”展,于8月6日至2025年12月7日展出。展览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呈现黄宾虹各时期山水画代表作及文献,依循“搜尽奇峰打草稿”“浑金朴石入画来”“写将浑厚华滋意”的脉络,带领观众感受他“观自然、得古意、成笔墨”的艺术世界,同时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相关的内容呈现,实现文化对话。 

历史回溯:梳理美术发展的时代脉络  

岭南美术史,恰似一部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壮阔史诗。本届艺术节,多场展览以时间为轴,梳理不同时期美术发展历程,挖掘历史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民族精神。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馆区)的“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展,于8月26日至10月8日开展。作为“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展览汇集200余件馆藏珍品与文献,通过“鼎故革新”“勇立潮头”“匕首投枪”等六个篇章,梳理1900至1978年广东美术在中西文明碰撞中的开拓性探索,提炼“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核。

“粤藏粤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际典藏精品展(第一回)”于7月16日至10月19日在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馆区)举办。由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和广东美术馆联合发起,展览汇聚省内十余所美术馆300余件珍贵馆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深圳展览馆的中外艺术对话,到近年新建美术馆的多元实践,见证数十载南粤美术的底蕴与变奏。展品涵盖关山月、何香凝等粤籍名家,齐白石、傅抱石等国内大师及喻红、丁乙等当代艺术家作品,实现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展,于7月29日至9月2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展览聚焦1930年代战火中的木刻艺术,汇集珂勒惠支、李桦、赵延年等巨匠约200件作品,如李桦《怒吼吧!中国》、赵延年《鲁迅像》,带领观众体悟刻刀下的民族热血。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展,展期从2025年6月25日至2026年6月10日。展览梳理30余件馆藏关山月精品,通过“从城市撤退”“苦难与新生”等五大板块,呈现其从抗战时期“以笔为枪”的救亡创作,到和平年代展现民族复兴的作品,勾勒艺术家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的精神谱系,印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箴言。  

中外对话:碰撞多元艺术的火花  

多场国际艺术类展览,为粤港澳地区带来全球艺术视野。正在热展中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馆区)受到广泛关注,展期将持续至11月23日。作为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在华南的首展,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与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汇集81件经典作品,涵盖拉美日常、马戏团、斗牛等主题及油画、雕塑、水彩等媒介。博特罗以“膨胀式”形象和童趣叙事重塑体积与美,作品中浓厚的拉美风情,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盛宴与人文体验。

“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广东站)”于8月8日至11月2日在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馆区)举办。展览由王小松与姜俊策展,分为“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和“传”(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两大板块,传递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美美与共”的理念。此前亮相威尼斯、巡展重庆后移师广州,延续文化汇聚与艺术对话的探讨。

备受瞩目的“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 于7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展。由西泠印社与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主办,展览汇聚200余件西泠印社社藏珍品,涵盖何震、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的书画、篆刻、金石拓本等。西泠印社作为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2009年领衔申报“中国篆刻”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通过“君子风骨”“标领艺林”等六部分,梳理其122年历程,开创西泠印社文人篆刻藏品大规模外展先河。  

  侨史与革命:铭记血脉相连的集体记忆  

聚焦华侨历史与革命岁月的展览,承载着粤港澳地区独特的集体记忆与家国情怀。江门市美术馆的“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为常设展。展览梳理近百名江门五邑籍近现代华侨华人美术名家,涵盖多个艺术领域,以七个篇章勾勒150载华侨艺术史诗,旨在彰显华侨华人美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地位,助力江门打造“华侨华人国际艺术之都”。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的“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7月8日。展览回顾粤港两地在抗战时期的共同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港秘密大营救、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浴血奋战,以及香港人民的支援行动,通过文物让观众重温那段血脉相连、共抗外敌的历史。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澳门博物馆的“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于8月9日至10月12日开展,汇集三地近百件/组历史图片、文献和实物,分为四个部分,回顾孙中山在粤港澳的成长与革命实践。展览设声视频装置,并推出网上虚拟实景展览,首站中山、现展澳门、年底赴香港,串联三地与孙中山相关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香港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十世纪中期,香港因特殊历史因素成为书画文物汇集地,刘作筹“虚白斋”、何耀光“至乐楼”、利荣森“北山堂”三大收藏应运而生,其后化私为公捐赠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推出的“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首次同场集结93组唐至清代经典书画,既展现香港在保存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作用,也致敬收藏家的高尚情操。展期持续至10月7日。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朱蓉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72851文章数 35847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