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洛阳交通传来重磅消息。焦洛平高铁控制性工程已开工,预计2029年4月全线通车;洛阳站同步启动改扩建,未来将升级为普高一体车站。这意味着几年后,洛阳主城将拥有两座高铁站,市民出行和游客往来将迎来质的变化。
有网友说,“洛阳站早该改了,每次从老城去龙门站都得提前一小时出门,改完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想想都方便”。也有人担心,“高铁线路多了,会不会像有些城市一样,车次多但换乘麻烦?希望洛阳能把换乘路线规划明白”。
洛阳这次交通升级,不止是多两座车站那么简单。先看洛阳站的改造,它的核心价值是“补短板”。现在的洛阳站,设施老旧、功能单一,作为旅游城市的“门面”之一,确实撑不起客流量。改造成普高一体车站后,最大的好处是“分流”。老城、西工等老城区的居民,不用再跨区跑到龙门站,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或普速列车,通勤时间至少能省半小时。这对上班族和短途游客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爽点”。
再看焦洛平高铁,这条线路的意义远超过“焦作到平顶山”的连接。它让洛阳龙门站从“单线枢纽”变成“十字枢纽”。现在龙门站主要承接郑西高铁方向的车次,焦洛平通车后,向北能连焦作、太原,向南直达平顶山、武汉,等于把洛阳接入全国高铁网的“主动脉”。数据能说明问题:西安北站在成为高铁枢纽后,2024年发送旅客量比2010年增长了3倍,直接带动西安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旅游资源不输西安,两座高铁站形成“南北呼应”,未来游客接待能力大概率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但有个细节不能忽略,焦洛平高铁在洛阳龙门站没有设置西北联络线,这意味着焦作到西安的车次无法直达,得在洛阳或郑州换乘。这看似是“遗憾”,其实可能是“策略”。洛阳正打造“中原副中心城市”,换乘需求反而能增加龙门站的客流量,带动周边商业、餐饮消费。就像成都东站,因为多条线路在此换乘,车站周边商圈年营业额突破50亿。洛阳如果能借此机会优化换乘指引,比如设置清晰的换乘通道、增加短途接驳公交,反而能把“换乘短板”变成“流量优势”。
还有城际铁路的“地铁化运营”,这步棋走得很关键。参考郑开城际铁路,现在每天有30多趟车次,发车间隔最短15分钟,票价20元左右,基本实现“随到随走”。洛阳如果能把郑州机场至洛阳的城际铁路也做成这样,郑州到洛阳的通行时间就能压缩到1小时内,等于把郑州的“客源池”直接搬到洛阳门口。2024年洛阳接待游客1.6亿人次,其中30%来自郑州及周边城市,这条城际铁路通车后,这个比例大概率会再涨10%以上。
当然,交通升级也得防“后遗症”。比如施工期间的出行不便,洛阳站改造可能会影响现有普速列车运行,需要提前做好分流方案;还有票价问题,城际铁路地铁化运营的前提是“低价高频”,如果票价定得太高,游客和市民可能不买账。之前某城市城际铁路因为票价过高,日均客流量不足设计 capacity 的一半,最后不得不降价调整。洛阳得吸取教训,把“便民”放在首位。
洛阳的交通升级,藏着城市发展的野心,也装着普通人的期待。你最盼着哪项工程早点完工?是洛阳站的“家门口高铁”,还是城际铁路的“随到随走”?
来源:星空扯家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