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热依扎、杨祐宁主演的年代商战大戏《灼灼韶华》正在央八黄金档热播。
由于这部剧和成毅主演的古装武侠大剧《赴山海》同日开播,所以热度上差了点意思。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部戏,就连央视都亲自下场,为这部剧做宣传,一连发了好几条微博,力挺这部剧。
虽然《灼灼韶华》的热度不如《赴山海》,但在收视方面,这部剧可以说是尽显黑马之姿。
截至发文前,《灼灼韶华》开播才三天,收视率已经破了3%。这个收视成绩在央八今年播出的剧集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已经初具爆款迹象。
和超高的收视率相比,这部剧的口碑似乎并不如人意。
看了一下观众的反馈,很多人给这部剧打出了差评。更有甚者要求央视下架这部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我们就从这部剧的制作层面来分析一下这部剧到底在哪出了错。
明明主创团队不差,《鸡毛飞上天》的导演,加上《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编剧,怎么看拍出来的剧质量都应该是上乘,可实际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相信很多观众都发现了,这部剧的剧情和《那年花开月正圆》几乎是复制粘贴,就连女主人设和丈夫早逝的设定都一样。
这很好理解,毕竟编剧是同一个人,她想复制《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成功,却没想到观众已经看够了老套的剧情设定。
如果说只是剧情老套,那这部剧还有的救,可是剧情中不合理的部分太多,就有点侮辱观众的智商了。
编剧为了刻画女主的“女强人”人设,未免把她塑造的无所不能了。
故事一开始,马车失控撞向一个女孩,女主挺身而出把女孩救下,而她毫发无伤,只是脸有点脏。
紧接着是假黄芪事件,药商世家出身的陈大顺看不出关东帮卖给他的是假黄芪,她能一眼分辨出。
后来哥哥被关东帮绑走后,她一个女子能克服种种困难找到证据,帮哥哥证明清白。
和陈大顺结婚后到了北京,她又想到通过制作玉容粉出售来增加收入。
还能拿下军需大单、提议开分店、和周旋黑帮老大谈生意、从青楼救出姐妹,每一步都展现了她的胆识、谋略和资源运用能力。
丈夫和公公一去世,女主直接智商下线了。被关柴房就任人宰割,被一句“卖你女儿”的口头威胁直接吓到交出了所有核心筹码(账簿、名册),然后乖乖听话被赶回老家。
明知这个家交给陈二顺会被败光,而且自己也想争夺一下当家的权利,可到最后居然会演变成任由陈二顺宰割。
之前所有的智慧和人脉(黑帮老大、店铺伙计、军需订单那个副官)仿佛失忆,完全想不起来用。这不是大女主成长,这是强行降智!
编剧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把女主扒得一无所有,方便后面“涅槃重生”。
但让一个强者失败,应该是因为更强大的对手、时代的局限性、或无法预料的意外,而不是让她突然变傻、忘记所有技能、放弃所有资源去投降。
这种处理方式极其偷懒且侮辱观众智商,仿佛在说:“我不管她之前多聪明,现在我需要她惨,她就得蠢。”
这不是什么“时代局限”的悲剧,这就是纯粹的降智。
编剧为了快速推进“虐女主”的剧情,粗暴地撕掉了她所有的智慧光环,让她变成一个只会为女儿流泪的模板化“母亲”,完全背叛了前期塑造的有勇有谋的事业型女主形象。
女主的哥哥褚韶中为了买下8担黄芪,花费了400大洋。
而药铺账上只有40大洋,他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就轻松借到360大洋,这多少有点天方夜谭了吧?
起码镜头也交代一下,褚韶中是拿药铺抵押借到的款,这样也有说服力。
然后就是女主褚韶华,嫁给陈大顺后回家省亲那段戏,他们被土匪追上。
陈大顺被土匪打伤后,女主褚韶华居然从土匪头子那抢来枪,然后就这么自然的拉上栓,对准土匪头子了。
女主家里是什么条件?她一个家境一般的女子,什么时候见过枪,第一次摸枪就会开枪了?
说到土匪和枪,这也是一个槽点,可以看出编剧并未对史实做调查。
几名土匪手中共有两款枪,普通土匪手里拿的是莫辛纳甘步枪,这款步枪自从问世以来,先后通过义和团运动、1904年日俄战争流入东北民间,土匪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也不算奇怪。
奇怪的是,两个土匪头头手里的毛瑟手枪(盒子炮),这款手枪可是在1912年才第一次被北洋政府采购,而且仅采购了200把。
而此时,故事的背景是1916年,这时的毛瑟手枪在内还非常稀少,试问土匪从哪搞来的手枪?
还有就是褚韶华嫁人后,初恋就回来了。还把陈大顺叫出去一通说教,让其放老婆走,让她追求理想的生活。
而陈大顺居然就听进去了,写了休书,还给褚韶华准备好了钱财,就真打算放褚韶华走了。
不是,编剧,这个剧情设定是认真的吗?那可是1916年的民国,就算褚韶华有理想,我也不信陈大顺能开放到这种程度。
漏洞剧情多不胜数,除了这些,还有就是这部剧的服化道和画面。
整部剧看起来都太干净了,完全没有民国时期的烟火气,别说跟《大宅门》比了,就连《生万物》也比不了啊。
除了剧情和细节有漏洞,这部剧的选角也有很大问题,这两位的演技太糟糕,很多观众看后被劝退。
第一位,李勤勤
李勤勤在剧中饰演陈母一角,是一个封建保守的恶婆婆,这也不是李勤勤第一次出演这种角色了,可这次她的表现着实让观众不忍直视。
为了刻画出角色的封建刻薄,李勤勤的表演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全程挤眉弄眼,五官乱飞。
就连说台词的时候也是咋咋呼呼,一边说台词一边各种小动作不断,这种表演方式也太浮夸了,让观众看后直呼出戏。
李勤勤在塑造角色过程中,也设计了不少小动作,比如走路时东倒西歪,想通过裹脚这种细节刻画,来诠释角色的封建保守。
只是这种设计,和她做作的表演风格相比,完全没有说服力。
李勤勤在剧中的演技不仅没有演出大户人家封建家长的厚重感,反而把角色演得更像是市井泼妇,和丁勇岱一对比,这个角色就更没法看了。
第二位,柴碧云
柴碧云在剧中饰演二妞一角,是女主的闺蜜,却被初恋卖进了八大胡同。
造型团队是和柴碧云有仇吗?她在青楼的妆造好丑,看起来像是男扮女装一样,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这种场合能当头牌的存在。
和丑丑的造型相比,柴碧云的演技更加不忍直视。为了表达角色身处青楼的绝望,以及对遇人不淑的不满、愤怒,她在表演上明显存在用力过猛的情况。
和李勤勤一样,柴碧云在角色塑造上也是五官乱飞,再加上这个锅盖头造型,给观众看得真别扭。
台词更是全程靠喊,甚至有几句词都破音了,情绪爆发力是有了,可是这样演出来也太难看了点。
张着个血盆大口,再加上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怕不是要吃掉女主。
声台行表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但是在这段戏中,柴碧云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粗糙,纯粹是为了演出人物的愤怒情绪而演。
整体看下来,柴碧云这段青楼戏份的表现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和对手戏演员热依扎一对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众所周知,一部剧,好不好看,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剧本,二是演员。
剧本是骨架,是硬件,演员是血肉,是软件。
这部剧的剧本有问题,所以故事就立不起来,软趴趴的。
即便演员演得再好,也显得太假,没有说服力。
更何况这部剧还有几个拖后腿的演员,被观众吐槽就不意外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