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当初是因为经常和赵本山做搭档,后来他却消失在了春晚舞台。
很多人都猜他和赵本山闹掰了,对于这种传闻,他理都不理,转头就拿回一座金鸡奖。
毕竟相比于当喜剧明星,他看起来更想当实力派男演员。
他有胆子做出这么大的转型,也多亏了家有贤妻,对他而言把妻子娶回家可以说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一个不安分的匠人
很多人提起范伟,脑海里会立刻蹦出两个小人,一个是在春晚小品里,被赵本山忽悠得晕头转向,那个戴着土气帽子、揣着手、憨厚又带点可怜的伙夫,另一个,则是热播剧《漫长的季节》里,那个命运多舛、一身是病却又无比鲜活立体的龚彪。
这两个角色,一个让你笑,一个让你哭,反差大到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演的,但仔细咂摸,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长出来的,范伟的成功,从来不是什么颠覆性的“转型”,而是一场深刻的“融合”。
因为范伟的艺术之路,从一开始就不是循规蹈矩的,骨子里,他是个“不安分”的匠人,总想着捅破那层观众给他贴上的标签。
很多人不知道,范伟的起点不是表演,而是创作,他从小就泡在一个充满艺术和幽默的家庭里,父亲的相声、母亲的模仿、舅舅的乐器,都是他最早的启蒙。家里人看他有天赋,专门请老师来瞧,老师也点头说这是块好料。
于是,他拜师学艺,进了民间艺术团,在那里,他的专长是说相声,但他不满足于只做个传声筒,很快就拿起笔,开始自己琢磨段子。
这份创作的自觉,让他与众不同,他写的第一个相声本子,竟然直接被央视看中了,后来与赵本山的合作,更是将他推向了国民级的巅峰。
那些年,春晚的舞台上,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搭档,《卖拐》、《卖车》等作品成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时候,他却不再上春晚了。
外界众说纷纭,都以为范伟是因为和赵本山闹别扭,才决定退下去的,但他自己清楚,这不是因为什么人际矛盾,而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清醒规划,他渴望打破那个喜剧演员的固有印象,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让大家知道,范伟,不只是会逗乐。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难,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名气去抢主角,而是踏踏实实地从头开始,从那些戏份不多,甚至不起眼的小配角演起,在《刘老根》里,他演的“药匣子”虽然还是个滑稽角色,却让观众看到了他塑造复杂人物的潜力。
为了拓宽戏路,他像个饥饿的学生,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愿意去尝试,他用一部部作品,一块块砖,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往实力派演员的道路,从《看车人的七月》到《耳朵大有福》,他拿的奖项越来越多,身上的喜剧标签也越来越淡。
他的这份执着和耐心,最终吸引了张艺谋的目光,在电影《一秒钟》里,他贡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那份积淀已久的能量彻底爆发,一座金鸡奖杯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他用漫长的时间,稳扎稳打地完成了转型。
当憨厚成为一种方法
那么范伟的表演为什么总能打动人?关键就在于,他彻底打通了生活与表演之间的那堵墙,他没有去学习什么高深的表演流派,而是把自己在B面人生中的那种“憨厚老实”,提炼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哲学。
回头看他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共同点,无论是早期小品里那个被忽悠瘸了的受害者,还是后期《漫长的季节》里那个爱吹牛却心地善良的龚彪,他们角色的底色里,都有一种小人物的善良、执拗和面对生活时的无奈。
这种特质,和他岳父母最初看中他的那个“憨厚老实”的品格,几乎是完全重合的,所以,我们看他的表演,会觉得特别舒服,特别可信。因为他不是在“演”一个小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小人物。他只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角色的嘴说了出来。
这份宝贵的“生活感”,恰恰来源于他那个安稳、低调的家庭。很多演员成名后,生活被助理、保镖和粉丝包围,逐渐与真实的世界脱节,演起普通人来总感觉隔着一层。但范伟没有这个困扰。
因为他有一个圈外的妻子,有一个需要他去买菜做饭的家。他主动减少工作量,就是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去感受最真实的烟火气。正是这种始终“脚踩在地上”的生活方式,让他能源源不断地从现实中汲取养分,让他的表演永远不会悬浮。
可以说,是他的品格成就了他的艺术,让他在圈内几乎零负面新闻,当一个演员本人足够真诚时,他的表演就拥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一个守本分的男人
舞台上的范伟,野心勃勃,总想突破边界,可一旦回到生活里,他立刻就变回了那个“守本分”的平凡男人,低调得近乎“隐形”,而为他稳住这根神针的,正是他的妻子杨宝玲。
范伟不止一次说过,这辈子做得最对的决定,就是娶了杨宝玲。他们的结合,没有圈内人的浮华与喧嚣,反而充满了最朴素的价值认同。两人经朋友介绍认识,杨宝玲是医院的护士,跟演艺圈八竿子打不着。
初次见面,范伟平平无奇的外貌并没有给女方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但杨宝玲的父母却独具慧眼,他们看中的,不是范伟的名气,而是他身上那股子“憨厚老实”的劲儿,在老人的鼓励下,杨宝玲才决定试着交往下去。
最终,她被范伟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婚后,作为圈外人,她理解并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从不干涉他的艺术选择。
杨宝玲的守护,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当范伟因为拍戏受伤时,她会立刻切换回护士的专业身份,用自己的知识细心照料。
尤其是在范伟遭遇那场严重车祸、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妻子的悉心照料和不断鼓励,成了他熬过人生低谷最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杨宝玲是范伟的妻子,也是他的“专属护士”和心理咨询师。
成名之后,杨宝玲更是刻意地回避公众的视线,为人极其低调,她知道丈夫需要的是一个宁静的后方,而不是一个被外界打扰的家庭,这份清醒和智慧,让范伟能够在外面安心地“折腾”。
范伟自己也乐在其中,他曾在采访中笑称自己有点“怕老婆”,但这句玩笑话的背后,是对妻子深深的爱与尊重。他享受买菜做饭的平凡日常,将这些琐碎视为生活的乐趣。面对热情的女粉丝,他总会第一时间表明自己已婚的身份,主动划清界限。
这么多年,他在纷繁复杂的演艺圈里,始终保持着零负面新闻的良好声誉,这份洁身自好,既是他人品的体现,也是他对家庭契约的忠诚守护。
结语
范伟的成功之路,从来不是一个喜剧演员的“重生”神话,而是一个真诚的“生活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原封不动地投射到银幕上的全过程。
他的人生有两个舞台,一个是在家里,与妻子杨宝玲共同经营的、充满烟火气的平凡生活。另一个是在银幕上,与观众进行灵魂对话的、光影交错的艺术世界。
这两个舞台,互为表里,彼此成就,共同定义了一位伟大演员的真正内涵。范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最高级的表演,或许不是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在万千角色中,都能让观众看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他的人生,就是他最好的剧本。
本文信源:中国新闻网《范伟与爱妻合照曝光 结婚数十年感情如初(图)》 东营大众网《范伟与妻子结婚照曝光 揭两人25年"妻管严"情路》 新周刊《十九年前看范伟想笑,如今看范伟想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