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号一大早,一场空中较量在南海黄岩岛附近突然上演。
时间是早上9点,美国海军一架MQ-4C“三叉戟海神”无人侦察机从冲绳的嘉手纳基地起飞,一路绕过我国台湾东部海域,关闭了应答信号,悄悄逼近了黄岩岛上空。
别看这架飞机没有驾驶员,它可不是普通侦察机,而是美军最先进的“空中千里眼”,能在高空连续飞行三十个小时,隔着两百多公里侦察军事部署、导弹阵地都不在话下。
这种飞机出动,就说明美方是动了真格的,专门来“探风声”的。
但它没想到,中国早就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了。
南部战区的雷达系统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它的轨迹,随即大批解放军战机升空拦截。
这回双方直接上了电子战手段。
美方侦察机的信号忽明忽暗,飞行高度和速度也变得不稳定,甚至有迹象表明飞控系统可能被干扰。
最后,这架想来“偷偷摸摸看个究竟”的侦察机没敢靠近黄岩岛核心区域,只能掉头逃往菲律宾方向。
这一进一退,谁占上风一目了然。
要说这场对峙特别在哪儿,还得从中方刚刚宣布的一件大事说起。
就在美军侦察机抵近黄岩岛前,中国自然资源部刚刚获批,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3500公顷,主要是为了保护那一带罕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很多人一听到“保护区”三个字,第一反应是环保,其实这背后可大有玄机。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规,凡是未经允许进入行为,都可以被视作违法,中方可以依法处置。
说白了,此前菲律宾一直打“渔民牌”,派遣所谓的渔民,妄图进入黄岩岛,挑衅中国主权。
如今,黄岩岛成为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一套就再也玩不动了。
而在中国设立自然保护区之际,美军搞出的这一系列操作,显然不是偶然。
更巧的是,就在这场冲突的前一天,我国防长董军还刚刚接到美国防长赫格塞思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美方一边说“不想发生冲突”,一边又强调“美国利益不能让”,话听着挺客气,但谁都知道这就是打着“沟通”的幌子给自己的挑衅行为找借口罢了。
其实美军此次侦察黄岩岛,除了想打探中方设保护区之后的真实部署,更深一层的考量,是给菲律宾“撑腰”。
这段时间,中菲在仁爱礁的争端闹得不可开交,马科斯政府多次尝试给非法坐滩军舰运补,但几乎次次被中国海警拦了下来。
眼见讨不到便宜,马科斯也没辙了,只能跑去向美国求援。
而美国作为“印太战略”的总导演,怎么能让自己在南海的“小棋子”被晾着?
于是派出无人侦察机,既能向菲律宾表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又不至于真正惹火烧身,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他们这招看似聪明,其实根本没有效果。
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你来我挡”的被动防守,现在讲究的是“提前布局”。
设立保护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吵不闹、不硬碰硬,一纸文件下来,就把外来干涉者卡得死死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这次的侦察行动跟以往相比也有三个变化。
一是机型升级,直接用MQ-4C这种顶级装备来执行任务,说明他们对黄岩岛的动向非常在意。
二是形式变化,已经从传统的侦察转向了电子战层面的博弈,美军这次显然被中国的电子干扰技术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是背景特殊,中美防长刚通完话,美军就动手,显得格外心虚也格外拧巴。
这三个变化叠加在一起,其实反映出一个信号:美方知道黄岩岛问题的重要性,更知道中方已经不是美国能威慑住的角色。
而这次中方的回应堪称精准。既没让事态升级为武力对抗,又让对方清楚地感受到——中国不是在做表面文章,有实力有能力捍卫自己的主权利益。
可以预见的是,黄岩岛只是开始。
未来,不排除仁爱礁、中业岛、甚至更多南海岛礁陆续设立“自然保护区”,在国际法框架下稳步推进主权治理。
美方再怎么绕圈、再怎么试探,也绕不开中国越来越牢固的制度性防线。
而那些还在南海挑事的国家,也终究得明白一个道理:
南海不是你们“试探挑衅”的地方!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一切后果都要自己承担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