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绿皮火车喘着粗气驶进北京站。
16岁的天长少年戴源把一只旧帆布箱扛上肩头,箱子里除了课本,还有一套洗得发白的工装。
车站外的夜色里,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踏上北航求学之路。
在北京航空学院制造工程系的四年刻苦学习,成功开启了他人生的转折。
1982年8月,他分配到了常州洪庄机械厂担任工艺员。
盛夏,车间里的铁屑像火流星。
20岁的戴源蹲在铣床前,用棉纱给滚刀降温。
师傅老周拍拍他肩膀:“铁疙瘩不会说谎,你待它好,它才给你面子。”
这句话,被他记成一辈子做事的底色。
7年间,他先后担任了机械厂工艺科工艺员,助理工程师,机械冶金厂团支部书记,低压电器厂书记等职务,在工厂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磨砺了自己。
1989年11月,春雨把团委小院的青砖缝泡成墨色。
经组织考察推荐,他成为了常州团市委副书记。
戴源回到了洪庄,把“青年文明号”铜牌递到纺织部的女工手里,女工突然向他鞠了一躬:“戴干部把牌子送到车间,我们心里就亮堂。”
那一躬,让他觉得惭愧。
他第一次觉得“官”应是别人眼里的光,而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之后的十多年,他的步伐越来越稳。
2001年8月,戴源升任镇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到新单位报到第一晚,一封匿名信放到案头:县里某领导系“带病提拔”。
次日,他便“借阅”了档案室钥匙,一人查了一整天。
三个月后,问题干部被拿下,匿名信主人却再没出现。
后来他说:“组织部的灯,得替老百姓亮着。风清气正的环境是党的要求。”
2008年2月开始,他调任常州市新北区委书记。
在担任新北区委书记期间,新北区围绕北部新城建设、万顷良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拆迁安置工作。
戴源坚持依法拆迁,调处拆迁安置矛盾 。
有次拆迁钉子户老周把汽油桶扛到楼顶,威胁要点着引线。
戴源听闻后马上赶来:“周师傅,我是书记,我姓戴。你今天就信我一次如何?”
老周愣了。
半年后,老周搬进安置房。
第一年春节给拆迁办送来一篮子热馒头,烫手。
2008年,戴源担任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
上任不久,他在《中国经贸》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常州高新区与先进地区开发区的差距,
提出要由“大而全,小而全”转向集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
他还积极推动校地合作,2010年4月,他推动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常州市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9月,他调任盐城市任代市长。
54岁,戴源拎着公文包踏上盐城——江苏海岸线最长的城市。
车过响水,海风裹着咸腥味灌进车窗。
谁也没想到,他会在三年后因为一场爆炸和一片湿地,两次登上全国头条。
市长办公会,他拍板把全市最大的滨盐田划出一部分给湿地修复。
有人小声嘀咕:“GDP咋办?”
他回一句:“把候鸟先安顿好,人才能留下。”
后来,这里成了黄海湿地申遗核心区。
2017年2月,戴源正式担任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在接待韩国SK集团时,他用PPT讲盐城海风数据,一页一页全是英文。
韩方领导说:“戴先生,你不像官员,像工程师。”
他笑道:“我本来就是车间出来的。”
在戴源的积极推动下,SK ON动力电池项目顺利落地盐城。
2018年,戴源担任盐城市委书记,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积极作为,鼓励创新发展模式。
他推动金风科技2MW风光储微电投运。
该项目后来成为全省首个盈利微网,每年向市里上缴2000万度“绿电”。
在盐城的发展规划制定中,戴源提出创新性理念,为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市委全会,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两海两绿”:开放沿海、绿色沿海、绿色制造、绿色能源。
有人打瞌睡,他把话筒往前一推:“睡觉可以,别让孩子以后戴防毒口罩睡觉!”
报告被写进盐城“十三五”,成为后来申遗、新能源双千亿产业的“总施工图” 。
2019年3月21日凌晨2点48分,盐城响水化工园爆炸冲击波震碎宿舍窗。
清晨一早他的车冲进响水医院,白大褂上全是灰。
面对央视镜头,他说:“先救人,再查人,不隐瞒!”
一个月后,他被党内警告。
有人替他抱不平,他摇头:“书记守土有责,警告是警钟。”
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戴源主持会议,认真研究响水化工园区及全市化工产业综合治理工作。
他要求各地各部门扛起政治责任,全面排查危化品企业和化工园区风险,紧盯其他行业领域安全治理重点,对排查出的隐患坚决彻底整改,加大检查执法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在经过艰难考量后,盐城决定壮士断腕,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
2019年7月5日,阿塞拜疆巴库,世界遗产大会。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申遗表决通过,现场中国代表团齐声喊“盐城”。
他眼眶一热,想起当初划拨湿地治理的亩盐田——当年被质疑“赔本”的决定,此刻价值无法标价。
2020年的夏天,盐城酷热难耐。无数学生在蒸笼似的教室挥汗如雨,却只能默默忍受。
6月9日,盐城全市民生补短板大会直播,他提出“政府空调让电”雏形:
“盐城的学校和医院必须装空调。机关大楼的电,要先让给孩子和病人!”
台下有人窃笑,觉得他作秀。
两个月后,用电缺口11万千瓦,他把签字笔拍在桌上:“不行就政府空调全停,把电让给孩子!”
一小时后,机关事务局下发通知;
三小时后,朋友圈刷屏;
当晚,盐城所有中小学教室灯管亮得发白.
“空调书记”之名由此叫开。
2021年8月,他调回龙城,担任常州市政协党组书记。
在政协岗位上他继续为生态环境治理献计献策,推动新一轮太湖蓝藻治理。
2025年9月,盐城滨海县实验小学新校区落成。
孩子们把第一台空调外机用红绸扎成礼物,写上“还给戴爷爷”。
物流司机辗转找到常州政协,他摆摆手:“安到教室去,别让孩子们出汗。”
那天午后,盐城海风穿过操场,吹动红绸,像一条不肯老去的领带,轻轻拂过一位老工匠、老书记、老政协的白发。
戴源坐在常州家里,摇着当年市委大院的那把蒲扇,对来访的年轻记者说:
“官衔会退,铁疙瘩不会骗人,老百姓不会忘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