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以“员工月薪6000元+五险一金”“顾客无理由退换货”的良心经营模式出圈,成为商业领域的“异类”。它的成功本应是正常商业逻辑的体现,却因引发全民追捧而折射出一个现实:当下商业环境中,“良心”已成稀缺品。当多数企业还在为压缩成本、提升利润而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在产品质量、员工福利上打折扣时,胖东来的坚守便显得格外珍贵——它不仅赢得了市场竞争力,更戳中了大众对“有温度的商业”的深层渴望。
争议网红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同样掀起轩然大波。今年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称其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还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示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言论瞬间点燃大众对预制菜问题的关注。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称门店无预制菜,并要起诉罗永浩。随着事件发酵,罗永浩积极寻找证据,晒出“小牛焖饭牛肉包(堂食袋装)”“椒麻鸡(堂食袋装)”的图片,还展示了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冷冻鱼配料表,其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 。在后续直播中,罗永浩反复强调,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反对商家将预制菜当作现做菜欺骗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这场纷争背后,是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长期积累的焦虑。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苏丹红鸭蛋到三聚氰胺奶粉,从瘦肉精猪肉到地沟油,每一次曝光都刺痛公众神经。预制菜作为新兴餐饮形态,本应是满足快节奏生活的便利选择,却因标准不明、监管模糊,以及部分商家的不诚信经营,沦为大众眼中食品安全的“重灾区”。消费者担心预制菜食材不新鲜、添加剂超标、加工过程不卫生,更不满商家隐瞒预制菜使用情况,以现做菜品的价格售卖预制菜,这才使得罗永浩为消费者知情权发声的行为,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
有人或许会疑问:我国拥有庞大的公务员团队,社会管理能力不应被质疑,为何仍有诸多民生问题待解?答案或许在于资源分配的侧重点差异。正如我们拥有强大的军队与警员队伍,却难以彻底清除缅甸电诈——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国家力量的投放有更宏观的优先级,维护国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等核心任务始终是重中之重,而诸如跨境电诈这类复杂问题,需要跨国协作、多部门联动,解决过程本就需要时间。同理,在社会治理中,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是必然选择,但这也提醒我们:如何在宏观目标与微观民生需求间找到平衡,让更多资源流向民众关切的“小事”,是亟待优化的方向。
这种“资源倾斜”带来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部分公司里,主管层级的福利保障全面完善,普通员工却连基础权益都难以落实;在缅甸电诈园区的救援中,社会地位高、有影响力的人尚有机会被“折腾一圈后救出”,普通老百姓却可能陷入叫天天不应的绝境。这些现象看似残酷,却折射出资源分配中“按社会价值排序”的潜规则——从古至今,多数人早已习惯用“存在即合理”来理解和接受这种差异,若有人提出质疑,甚至会被贴上“不成熟”“不懂事”的标签。
但“习惯”不代表“合理”,“接受”不代表“无需改变”。胖东来的走红、罗永浩的高支持率,本质上都是公众对“更公平、更有温度的社会”的无声呼吁。我们不必否定国家治理的宏观布局,也不必苛责资源分配的现实局限,但更应看到:当商业多一点良心、监管多一点力度、资源多一点普惠,每个普通人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才能真正落地。毕竟,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仅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作为支撑,更需要对“少数人”“普通人”的细微关怀——这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底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