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最近动作很猛啊,折叠屏这块,开始全面发力了。
月底这波,三星要做两件事:首款三-折叠和心系天下 W26都在 9 月底亮相,但开卖时间错开——三-折叠屏要到 11 月少量发售,W26 10 月先上柜;两款机型大概率分开登场而非同台。
三-折叠的外号在“Z TriFold / G Fold”之间摇摆。节奏基本一致:9 月下旬/月底 Unpacked 特别场露面,11 月小范围开卖,首批约 5 万台、先投放韩国与中国,以试水为主,价位被多家报道写到两三万元人民币档。
“5 万台”并非单一来源。近一周的韩媒与英媒写法都指向同一数值,解释也相近:先小规模观察需求,避免与 Fold7 互相分流。这也是发布与开售拉开两个月的背景。
形态上,目光聚焦在“内折双铰链”。多段泄露动画与前瞻稿显示,合盖有独立外屏,展开面积逼近 10 英寸,One UI 8 在多窗与姿态交互上做了专项适配。和外折“S”路线不同,内折更偏向屏幕保护与整机强度。
W26 不是三-折叠的换名版,它延续的是中国定制商务线。SM-W9026 已过 3C,条目写明25W 充电;多家稿件提到卫星通信能力,并将其平台与形态对表到 Galaxy Z Fold7。同样是 9 月底发布,但10 月开卖。
把可核与待证拆开说——
可核的:
三星高层已对外确认:三-折叠年内发布;节点临近。
W26(SM-W9026) 通过 3C,25W 写在认证与多家跟进报道里,卫星通信为媒体一致表述。
仍待官宣的:
三-折叠的正式命名、售价细位、量产地区与首销渠道;
W26 的完整规格表与具体开售日。以发布会与参数页为准。
接下来三件更有阅读价值的看点:
限量逻辑怎么落地:是否公开“首批 5 万台”的市场划分与追加节拍,避免和 Fold7 正面抢量。
结构与耐用:三-折叠的两处铰链如何对应跌落/防水工况;是否给出边框材质与折痕耐久的量化指标。
W26 的本地化:卫星通信与商务安全会不会做和国际版不同的系统/服务栈。
一句话:9 月底看发布,10 月先见 W26,11 月轮到三-折叠。一台试探极限形态,一台稳住商务高端;节奏错开,窗口充足,等官宣把命名与价格落下锤。
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