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重申了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情况,是79岁,相较于2020年的77.93岁,提高了约1.1年。
提到人均预期寿命可能有朋友疑惑,是不是会有一半人的寿命低于79岁呢?实际上,答案是高于。一般来说,在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的情况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活超过80岁。究竟是为什么呢?
人均预期寿命是一项数学计算的结果,并不是实际统计。
我们现在说的人均预期寿命,实际上是按照某一年度的死亡率计算的当年新生儿的一种数学计算结果。
一般来说,是通过假设有初始人口10万人,然后每年按照死亡率求出剩余人数,最后根据所有人的死亡年龄求出的平均数。
比如说按照下面的死亡率来计算,男性初始有10万人,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60岁的死亡率是1.1197%,但是当年的剩余人数为86112人,也就是说60岁以前的存活率高达86%以上。
这还是男性的预期寿命,按照统计计算,女性预期寿命要比男性长不少。比如说女性预期寿命是81.05岁,60岁女性的存活人数为91526人,存活率高达91.5%。
按照以上数据来看,80岁男性存活率为50.64%,女性更是高达63.88%。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也就知道了。年纪越大死亡率越高,差不多80岁的死亡人数会在5%左右,相当于1/20了。等到了100岁,死亡率甚至高达30%以上,近1/3。
人们可以获得的预期寿命上限基本上会锁定于120岁,99%的人活不到100岁。
如果按照人们的死亡计算年龄来看,确确实实人们的死亡年龄会被平均而导致死亡年龄偏小,中位数死亡年龄会超过人均预期寿命。
其实,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一直不断增长。在未来,相信预期寿命还会提高。像日本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男性81岁、女性87岁。
现在已经成年或者老年的人群,剩余的预期寿命和现有年龄相加,肯定会超过新生儿的预期寿命。并不是说他们经历了艰苦的年代,可能有历史隐疾,死亡率会偏高。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渡过了小于现有年龄之前的死亡率,所以之后的预期寿命才会更长。
比如说上面的预期寿命表,60岁男性的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了21.48岁,即使是80岁依然有8.20岁,100岁还有2.12岁。
综合来讲,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达到了79岁,以现在的死亡率保持不变来看(当然未来会降低),预计差不多会有50%的男性会活到80岁,50%的女性会活到85岁。
其实,长寿的关键还是生活、医疗条件。像北京、上海等地的预期寿命,一般会超过全国平均数和欠发达地区。
另外,个人意志也能决定预期寿命的。比如说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人实际上是更有盼头的,一般会减少意外活动,预期寿命会更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