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千万债务”传言两个月后,朱雨玲终于打破沉默。
她果断采取行动,报警、提起诉讼、发出律师函,三管齐下,直指那些恶意造谣与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
既然讲道理无用,那就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底线……
退役回归赛场一年后,朱雨玲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竞技水平。
一枚来自美国大满贯赛事的金牌,足以说明即便离开赛场多年,归来时她依然是世界顶尖选手。
然而,原本应收获掌声与荣誉的她,却在比赛结束后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风波。
风波的起因是一位自称“律皇大帝”的网络博主发布视频,声称朱雨玲拖欠其朋友巨额债务。
该博主不仅伪造了多份文件,详细编造欠款细节,还将朱雨玲的照片用于视频中进行传播。
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大量网友涌入朱雨玲社交账号,对其进行言语攻击和辱骂。
原本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一夜之间被贴上“老赖”标签。
更有人翻出朱雨玲父亲的旧账,试图将整个家庭都塑造成失信人员,形成“家族失信”的负面形象。
随着事件发展,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她加盟日本联赛之后,舆论甚至上升到道德层面的批判。
“技术泄露”、“为敌效力”等言论层出不穷,甚至有极端网友指责她“背叛国家”。
起初,朱雨玲并未打算将事态扩大,尽管已报警处理,但她并未公开回应,而是选择专注训练。
直到澳门冠军赛期间,有人身穿印有“欠债还钱”、“朱雨玲滚出乒坛”的T恤闯入赛场。
更有甚者在现场拉起横幅进行抗议,严重影响比赛秩序,并对朱雨玲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赛事主办方因此不得不提升安保等级,安排大量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面对这种从网络蔓延到现实的暴力行为,朱雨玲最终决定不再忍让。
9月14日深夜,朱雨玲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发声,直指相关责任人。
她晒出警方报案回执,附上律师函,并透露早在8月就已提起民事诉讼。
文中她坦露心路历程,因健康问题不得不退役,历经艰难治疗后重返赛场。
她用一年时间、一枚冠军奖牌证明,即便离开赛场多年,她依然具备顶级实力。
面对无端指责,她曾试图以沉默应对,认为清白无需多言,但现实却是沉默换来的不是道歉,而是变本加厉。
直到澳门冠军赛上目睹对方毫无底线的行为,朱雨玲才真正意识到:清者无法自证清白!
于是,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名誉。
事实上,朱雨玲遭遇的网络暴力并非个例,国内体育界已有不少运动员经历过类似事件,例如樊振东、王楚钦、陈梦等人。
其中,陈梦所承受的压力远超朱雨玲,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她始终被负面舆论包围。
甚至有极端粉丝专程前往她的比赛现场,只为发泄不满。
即便是权威媒体多次发声呼吁理性,也未能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陈芋汐和林诗栋的经历更是令人唏嘘。
林诗栋在多哈世乒赛失利后遭遇网暴,而陈芋汐明明夺冠,也未能幸免。
如今的体育圈,正如樊振东所言:“输球不行,赢球也未必讨好。”
当输赢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理由,那运动员是否只能追求平局?
对运动员而言,没有什么比金牌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如果金牌的意义不再取决于赛场表现,而是取决于某些人的主观情绪,那这样的荣誉还能称作荣誉吗?
正如这些运动员所经历的,他们的成绩一旦引发争议,便迅速演变为对其个人生活的无端揣测。
朱雨玲起初以为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舆论风波,未曾在意,却没想到事态迅速失控。
在公众尚未完全反应过来之前,已有网暴者将攻击延伸至线下,直接威胁到她的人身安全。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暴力,而是演变为一种现实中的霸凌行为,从心理伤害升级为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直到这时,朱雨玲才意识到,这种局面已无法靠沉默化解。
于是她果断采取法律手段,报警、起诉、发律师函,三板斧齐出,让那些肆意妄为的网暴者终于明白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既然你不愿听道理,那就只能用法律来“教育”你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