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大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
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播中心
FM103.3新闻综合广播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中
就市民关心 关注的养老保险有关话题
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今年7月份我市继续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政策具体有哪些规定?
答: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和往年一样,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部分:
1.定额调整
调整标准是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月增加27元,不再按照退休人员参加工作时间或退休时间确定,体现了公平原则,这是国家的明确要求,也是各省的通行做法。
2.挂钩调整
调整标准是按照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年限)在15年(含15年)以下的部分,每人每月统一增加9元,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的部分(不满1年按1年算),自第16年起,每满1年每月增加0.9元;同时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24年12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月基本养老金(以下简称统筹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3%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3.高龄退休人员倾斜调整
调整标准是2024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年满80周岁以上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2025年待遇调整共惠及退休人员134.2万人,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已于7月底前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问:企业职工或者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时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养老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影响退休金的因素有很多,大致有四个方面:
●退休当年使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标准;
●职工工龄(也就是累计缴费年限)的长短,工龄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
●每年养老保险缴费水平高低,以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多少;
●退休年龄等。工龄越长、缴费水平越高、退休年龄越晚,养老金水平就越高。
问: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同企业在职职工相比有什么不同?未来养老金比企业职工少吗?
答:我市户籍以及持居住证的外省(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年满16周岁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自愿以个人身份在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同企业职工相比主要是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确定办法不同:
1.缴费标准:
(1)企业单位缴费比例为16%。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职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最高为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为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
(2)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可在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70%、80%、90%、100%、200%、300%七个档次中自愿选择缴费基数。选择哪个缴费档次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多缴多得。
目前最低缴费暂执行2024年标准,企业每月缴费683.68元、职工个人缴费341.84元,灵活就业人员缴费854.6元。
2.养老金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自愿参保,缴费由个人承担。虽然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确定办法与企业职工不同,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是相同的。
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同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职工是一样的,待遇不会打折扣。
问:职工目前在大连市参保缴费,曾在其他城市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否可以转入大连?如何办理?
答:
1.省内流动就业
辽宁省已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省内流动就业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
2.省外流动就业
窗口办理流程:参保人停保后,无需开具材料,可直接到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如确需打印材料的,可持身份证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申请。
网上办理流程:参保人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电子社保卡”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或“掌上12333”手机APP,选择“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网上申请”功能,填写转移申请信息,选择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通过人脸识别认证本人身份后,发起转移业务申请。转入地社保经办人员对参保人员提交的转移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平台的转移进度查询功能查询办理进度。
问: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中断,能补缴吗?暂时没有就业单位,怎么缴纳养老保险?
答: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当年未缴纳的月份可以补缴,以前年度未缴费的年限或中断缴费的年限,不能补缴。
暂时没有就业单位,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或以居民身份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问:养老保险断缴,之前已缴费的部分清零吗?
答:不清零。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养老保险关系,保存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计息,已缴的不会白缴,累计计算。
问:退休人员如何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答:领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认证周期为12个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认证周期为6个月。
一个认证周期内可以多次认证,最新认证成功,认证周期自动顺延。认证方式有以下几种:
线上认证:
1.境内居住人员:通过“辽宁人社”微信小程序、人社部“掌上12333”手机APP、“电子社保卡”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认证;
2.境外居住人员: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APP认证。
为解决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认证的问题,这些线上认证渠道一般都有“亲情服务”或“他人代操作”等功能,家人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老人认证。
线下认证:
如无法进行自助认证,可就近到居住地或户籍地社区(村)申请进行社会化服务认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由原单位进行认证。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市人社局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播中心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左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