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宣布将黄岩岛划归为保护区后,菲律宾一时语塞,酝酿了一下情绪和说辞后,向中方开起了“炮”。
当地时间11日,菲律宾外交部向中方强烈抗议,要求中方收回决定。宣称中方划设保护区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了菲律宾“合法权益”。
菲律宾外交部这出,其实是老调重弹,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将其划归保护区,是主权范围内的正常管理行为。这本质上和在自己院子里装个监控、种棵树没有区别。
菲律宾却因为中国在自家院子里装个监控而跳脚,指责中方“违反国际法”,这就很尴尬了。
首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赋予沿海国专属经济区权利,但不涉及主权归属问题,菲律宾拿这个说事完全是偷换概念。
其次,黄岩岛历来属于中国,从来不是菲律宾的领土,他们口中所谓的“合法权益”只能加引号。
最后,菲律宾的抗议是一回事,能否落实是另一回事。中方的划设是法律和实际管控上的双重动作,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撼动的。
菲律宾这些“怒吼”,落在中方耳里只是一阵空响。11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只说了一句:菲方抗议,我们不接受。菲律宾情绪饱满,我方回应极简。菲律宾是声泪俱下,我方冷静的一句话,让他们的心石沉大海。
其实说到底,菲律宾这番抗议更多的是表演,表演给国内看,给盟友看,给特朗普看,传递的意思是:我是够资格做美国在亚太对抗中国的桥头堡的。而中方则是不给其任何发挥情绪的空间,等于是“你的吼声进来,我的三个字送你出去”。
发言人林剑表示,一系列国际条规,都对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有着很清晰的边界,没有哪个条约把黄岩岛划归其中。
菲律宾领土的法理基础,主要来自《巴黎条约》、《美西和平条约》以及《美英条约》。这些文件在划界时,根本没涉及到黄岩岛,甚至连南海大部分岛礁都没有提及。也就是说,菲方当年建国的“起点坐标”就没有把黄岩岛包进去。
菲律宾国内曾经用地图说黄岩岛“在我家”,但国际法上“地图”没有条约的效力。中方每次强调“没有哪个条约”就是提醒:地图再花哨,于法律上都不算数。
菲律宾常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说事,但 UNCLOS 只谈“海域权利”,并不解决“主权归属”。换句话说,它可以管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能不能捕鱼,却没法替你“领养”一个原本就不属于你的岛。
菲律宾现在和我方争端下的策略往往是把感情诉求包装成法律话术。但问题是,中方只认条约和历史事实,你哭的再声泪俱下也没用。所以你会看到中方回应越来越简短,因为在法律证据上,我方觉得没必要多费口舌。
而对我们来说,将黄岩岛划为保护区,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主权强化办法,也就是说我们短期内不太可能对黄岩岛进行种岛,或许是经过考察,发现该地不适合吹填,所以才换了打法。
诚然,黄岩岛地理条件复杂,内部是环礁泻湖,缺口狭窄,洋流强劲。如果贸然吹填,成本极高,还可能破坏海洋生态,与其冒风险,不如“换思路”:用环保和科研名义把它锁定。
可以想到,保护区只能是过渡,接下来我方再叠加科研站、气象观测、海上救援点等设施,把“环保外衣”转化为“实质存在”。这样一步步推进下来,比一次性吹填更有韧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