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当起了商店“掌柜”。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制
9月13日,苏州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零售商店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太湖中心mall商业广场前正式投入运营。该商店外观为一个占地约9平方米的银灰色舱体,全部日常运营由一台名为“Galbot”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负责。顾客扫码下单后,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商品的识别、抓取、递送等一系列流程,实现24小时无人化销售。这是该类型机器人在苏州地区的首次商业化落地应用。
市民在机器人商店门口。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该机器人零售商店名为“银河太空舱”,设有一个交互屏幕和商品出口,舱体内部的货架上陈列着饮料、零食等近二十种商品。有市民扫码下单矿泉水,机器人的双臂随即开始移动,在货架上准确取下一瓶水,随后平稳地放置在舱体的取货口,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分钟。“从下单到拿到商品,衔接很顺畅,这种购物方式很新奇。”市民张先生在体验后说。
市民在扫码下单。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负责运营该项目的苏州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台机器人并非按照预设的固定程序行动,而是由“具身大模型”技术驱动。该模型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使其能够应对真实零售场景中复杂且动态的环境。即使商品在货架上的位置被轻微移动,机器人也能通过视觉重新定位并成功抓取。此外,机器人还能自动进行实时库存盘点,当检测到某类商品数量不足时,系统会自动生成补货提醒。
与需要固定店面的传统便利店相比,这种机器人商店的部署更为灵活。整个舱体为模块化设计,运抵现场后,完成线路接驳和商品配置即可在两天内开始运营。其占地面积小的特点,使其可以被部署在交通枢纽、景区、公园、社区等传统便利店难以覆盖的区域,为市民提供即时消费的补充服务。除常温商品外,运营方表示,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还可配置冷藏或冷冻功能的模块,用以销售冰淇淋、冷饮等商品。
机器人商店落地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其推动“科技+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该项目后续还计划在度假区会议中心南广场音乐喷泉旁进行布设,旨在将头部机器人科技与一线太湖风景结合,为市民和游客创造新的智能化消费场景。(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文)
编辑:钱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