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内涌动着青春的浪潮,海淀区教育大会在此召开。围绕“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主题,大会发布了1个主文件和5个配套文件。
1个主文件是《海淀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主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质,深刻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努力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泛在可及、数智赋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明确了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5个配套文件紧扣行动计划主要目标,分别从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推动青年人才实习实践贯通产学研就链条、建设全龄全域海淀夜校矩阵等五个关键维度精准发力、纵深推进。
围绕“1+5”文件体系,系统设计了十大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二是坚定不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推进五育融合,完善“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校外教育资源库和十大教室,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是铸牢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基石。优化普惠托育服务,持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塑造“五指成峰”高中特色发展新样态,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建设学习型海淀。完善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造“15分钟学习服务圈”,建设海淀区学习型社会资源库,实施全龄全域海淀夜校计划,形成全天候、全场域、全覆盖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五是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健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评价机制,构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的长链条培养体系,为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创设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六是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海淀模式。成立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联盟,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拓展智慧食堂、智慧体育等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全场景变革的创新实践样本。
七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资格与学历“双提升”计划、高学历教师“博才引领计划”、“名师·雁阵”计划和特级教师“星火领航计划”,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八是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灵活、精准、集约、高效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更好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加快中学学位储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有效激发首善先行区建设的内生动力。
九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良性循环。推动高校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的人才发展链条。构建“基础教育+高校+高新企业”联合培养体系,搭建“每所中小学背后有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一家科技企业”的资源网络,塑造教科人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创新引擎。
十是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全球教育对话平台,重点培育3至5所国际教育标杆学校,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提升海淀教育全球影响力。
据了解,教育大会各环节以“1+5”文件谋划的重点任务为主线,系统展现海淀的探索和实践。下一步,海淀将以“首善标准”抓教育、以“首创精神”促改革,共同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记者:李平
编辑:罗雨涵
推荐 · 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