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向网络风评不错的新加坡,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少人开始质疑:“新加坡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中产还待得下去吗?”甚至有人直言:“后悔润来新加坡”……
在这些声音里,新加坡被描绘成一个撕裂的资本主义典型:富人挥金如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普通打工族却在房价房租高涨中艰难求生,连日常开销都成了压力。
更让人唏嘘的是,许多新加坡老人无法安心养老,有人孤零零离世,有人高龄还得打工自养。对比国内不少老人含饴弄孙、安心养老的景象,反差鲜明。
那么,新加坡真的是这样一个“典型资本主义”国家吗?
揭秘新加坡的双面奇迹
资本主义的引擎,社会主义的根基
新加坡的资本主义底色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它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营商环境——低企业税、外资来去自由、金融市场成熟,市场经济那一套,它玩得明明白白。
站在金沙酒店顶层的无边泳池旁望出去,金融区摩天大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银行家步履匆忙,跨国公司Logo随处可见——任谁看,这都是标准的资本主义风景画。
然而,仅仅几公里之外,组屋楼下,孩子在公共游乐场奔跑,老人在政府补贴的诊所看病,街头小贩中心几块钱就能吃饱,几乎家家有房住……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是新加坡最独特的地方。它不像纯粹的资本主义,也不像传统的社会主义,而像是一边用资本主义引擎拼命搞经济,一边用社会主义政策默默保民生——像一场披着资本主义外衣的社会主义实验。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就曾直言:“也许按照欧洲的标准,我是一个介于社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人。…我是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
总结一句话:
正因为有这样不拘一格的掌舵人,才有了今天独一无二的新加坡。
从出生到养老政府一路“包办”
新加坡真的建成了“大同社会”?
两千多年前,孔子这样描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而今天的新加坡,居然在不少方面,悄悄实现了这种“大同”的影子:
交通、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政府补贴之后,老百姓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到;
住房方面尤其明显——超过80%的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廉价组屋里,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一个典型的新加坡人,一生可能这样度过:
一出生,先领婴儿红包,政府直接给现金奖励;
上学了,学费有补贴,分流虽残酷,但通路多元;
成年后,看病有津贴、买房有组屋,结婚压力小;
工作后,若收入不高,政府给发额外现金补助;
失业了?不怕,政府补贴你去培训、学新技能;
养老也不用愁,公积金强制储蓄,退休可领钱;
平时物价涨了?马上发现金、发补贴帮你扛过去…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你只要肯认真工作,别的真不用太焦虑——政府几乎把方方面面都“托底”了,就算成不了人上人,照样可以活得体面、安稳。
幼有所长!
生娃就发钱,政府帮你养娃
宝宝一出生,新加坡政府就立刻“上线”送福利!各种现金补贴、育儿账户补贴,一路发到娃6岁半~
【婴儿花红计划】
·生第一、二个娃:直接奖励11000新元现金!
·生第三个及以上:每胎奖励13000新元!
·钱分批次发,一直发到孩子六岁半~全是现金!
图源:CNA
【儿童培育户头”(CDA)】
·家长存多少,政府就跟进1:1存多少!第一胎最多给4000新元,第二胎为7000新元,第三和第四胎为9000新元,第五胎起为1.5万新元。
·只要父母为孩子开设儿童培育户口,每个新生儿都能额外拿到5000新元的起步津贴!
【$8000万鼓励生娃】
最重磅的是,今年财政预算案再升级!黄循财宣布新推出“多子女家庭计划”,每年砸$8000万新元鼓励生娃!
·第三胎及以上,CDA起步津贴翻倍至$10000
·三胎及以上妈妈,每个娃额外获$5000保健储蓄补助金
·每个三胎及以上家庭,每年还能领$1000补助券,直到孩子6岁!
算一算就知道:生第三胎或更多,光额外补助就能拿超过$16000新币!
要是把原有育儿津贴全算上——生三胎/四胎能领高达$48000,生五胎更可拿到$54000!
数据来源:新加坡财政部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你只管生,政府真金白银帮你养!
幼有所教!
你上学读书,政府补贴出钱
从幼儿园到大学,新加坡的教育补贴真是实打实的多!政府的目标很明确:只要你肯学,钱的事,不用担心。
来看看具体福利~
【幼儿园:托儿费越来越低】
政府幼儿园,补贴后每月只要700新元左右。根据家庭收入,还有额外补助——低收入家庭每个孩子每月最高可拿800新元的补贴!
今年起,政府合作的学前中心全日制托费又降了:主要业者月费上限降至640新元(明年再降到610新元),伙伴业者月费上限降至680新元(明年650新元)。
双薪家庭每个孩子月托费最低约300新元,中低收入家庭付得更少!
【中小学:几乎免费读】
小学生:学费全免!杂费也免!
中学生:每月学费仅5新元 + 杂费20新元
初院生:每月学费6新元 + 杂费27新元
简单算一算,从小学读到大学前,新加坡公民总共花费不超过2200新元!
【大学/理工学院:学费资助】
连大学学费政府都帮你扛一大半!奖学金机制不仅仅是公民,连PR和国际学生也能享受到。
比如国大商学院,原学费3.2万新元/年,公民只需支付不到1万新元。
留学生也有机会享受专门的财政援助计划:政府或企业可承担80%学费,毕业后留新工作3年即可。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教育真的不“卷”钱。你只需好好读书,其他交给政府。
成人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人均住房率达91%
“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不仅是古人的理想,更是新加坡实实在在的国策。从李光耀提出“居者有其屋”开始,政府就铁了心要让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子。
【住房拥有率91%!】
如今,近80%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补贴的组屋里!其余住在私人公寓有地房产(如排屋、洋房),再加上约10%的人口拥有私宅,新加坡人口的房屋拥有率达到了91%。
新加坡住房拥有率高达91%的背后,是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光是去年,建屋局就为此承担了超62亿新元的赤字!
【购屋补贴实实在在】
新加坡公民购房时,政府会根据家庭的收入和购房情况提供不同的补贴:
·首次购房补贴:夫妻最高可拿120000新元补贴
·第二次购房补贴:最多40000新元
·邻里住房补贴:购房者选择靠近父母或已婚子女的住所,再加30000新元的补贴
很多年轻夫妻用补贴付完首付,每月用CPF还贷款,压力小到羡慕死人!
【组屋≠廉租房,生活品质不打折】
新加坡的组屋价格虽低,可不是廉租房!组屋区配套超全:食阁、超市、游乐场、运动场、图书馆、托儿所、诊所……一应俱全。
这么说吧,新加坡组屋和私宅的区别除了没有围墙、泳池、健身房这些“豪华配件”外,其他大差不差。
就连新加坡前总统哈利玛也住组屋,偶尔还能看到组屋楼下停着奔驰宝马~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人们真的不用背负巨额房贷,只要你工作,政府就一定让你买得起房!
壮有所用!
工资低、失业?政府帮你扛!
在新加坡,就算收入不高或者暂时失业也不用慌——政府各种补贴和培训计划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要你努力工作,政府就不会让你掉队:
【低收入专项补贴】
月收入介于500-3000新元的新加坡公民,每年可额外获得3200-4900新元的现金补助!今年起,外卖员、私召车司机等自由职业者也正式被纳入补贴范围!
【失业也有临时补助】
从今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非自愿失业公民,可申请长达6个月、总计最高6000新元的临时援助金,帮你平稳度过找工作期。
【免费培训 + 津贴助你转型】
失业了不怕,加入“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不仅能领钱,还能获得职业指导和技能提升机会。
更重磅的是:从2026年起,30岁及以上的低薪员工参加指定培训课程,每月还能领培训津贴!边学边拿钱,政府帮你换赛道、涨工资!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工资低、失业一点也不可怕,也没有35岁职场危机,政府恨不得你一直干到100岁!
老有所养!
强制储蓄帮养老、公共设施暖心
在新加坡,你可能会看到不少白发老人依然在工作,不禁想问:政府为啥不让他们安心养老?
其实,新加坡养老体系连续16年被评为亚洲第一,全球第5,绝不是吹的!→详情请点击:新加坡养老制度做到全民平等?总理同清洁工的退休金一样?!
【不是“必须打工”,而是“鼓励工作”】
政府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老人重返职场,还提供就业培训,甚至立法禁止雇主对60岁以上员工减薪,杜绝年龄歧视!
【居住环境“适老化”到位】
组屋改造,加装防滑砖、扶手、低位开关,让老人安心居住。设有乐龄安全区(Silver Zone),车辆限速、人行道加宽、红绿灯延时…细节满满,守护老人出行安全。
所以呀,那些还在工作的老人,固然有的是因为年轻时存不够钱出来打工养老,很多老人是自愿发挥余热、保持社会参与。而背后,是一套亚洲领先的养老支持系统在托底。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不用担心养老,政府有CPF制度、政府诊所及乐龄补贴,构造了一套全面的保障体系。
通胀不用慌!
新加坡政府狂撒近千亿补贴
面对通胀压力,新加坡政府再次出手!2025年财政预算案主题就两个字:发钱!从家庭、孩子到老人、企业,通通有份~
→详情请点击:壕撒近千亿!新加坡2025财政预算案:每户超$4000津贴、生娃多给$1.6万、买房多给$2.5万...
一起来看看你能拿到多少:
家庭补助:每户公民家庭发$800邻里购物券(分两次发:今年5月$500,明年1月$300),符合条件的组屋家庭还可获高达$760水电费回扣。
年龄专项福利:12岁以下儿童每人$500 LifeSG补助券,13-20岁青少年教育储蓄户头补贴$500,年满21岁公民每人发$600购物券,60岁以上年长者每人$800购物券。
个税减免:所有纳税人2025年可享60%所得税回扣,最高$200!
进修也有奖:从2026年起,报读部分兼职课程的工作人士每月可领$300培训津贴。
甚至还有“气候券”:组屋住户每户额外发$100,用于环保消费
小贩中心摊主也有份:指定摊位可获$600一次性租金补贴
低收入群体更多支持:长期援助金单人家庭每月增至$760
总结一句话:
新加坡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每逢通胀就直接撒钱帮助人们~
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最安全、宜居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古人理想中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有的,就在新加坡。
这个热带岛国,不仅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花园城市”,更有一个让所有居民和游客都安心的头衔——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安全,是新加坡最硬的“金字招牌”】
·数据说话:在《2024年全球和平指数》中,新加坡高居全球第5,亚洲第1!犯罪率低到只有0.7%,意思是100个人里,都找不出1个犯事的,恶性案件更是极少发生。
·日常体验:在这里,你能看到小学生自己坐公交上下学,女生深夜独自回家也根本不担心。本地人甚至都“没啥防范意识”,因为治安实在太好了!
【新加坡三样“法宝”给足安全感】
·“天网”恢恢:全岛密密麻麻装了超过10万个警察摄像头。公共区域一旦出事,警察能马上锁定追踪。经常有游客手机丢了,报警后几小时就找回来的故事。
·法律严明,绝不姑息:在这里犯罪成本极高!偷东西?初犯就可能又罚款又坐牢甚至挨鞭子。毒品?沾都不要沾,最高可判死刑。枪?更是全面禁止。
·社会文化的共识:严法之下,加上长期引导,形成了人人守法、重视秩序的社会风气。安全,成了大家共同的财富。
【真实案例分享】
一位嫁到新加坡的美国哥们儿就发自肺腑地感叹:“我这辈子第一次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晚上走在街上!总而言之,我很庆幸能在这里生活,而且我还没在义顺被抢过……至少目前还没有。”
听完他的吐槽,不禁让人感慨:安全这种最基本的需求,对很多人来说,竟是如此奢侈的幸福。而新加坡,把它变成了日常。
总结一句话:
在新加坡,从不用担心人身安全,孩子一个人能上学,女性夜晚跑步No Problem~
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其实给全世界打了个样:效率与公平、市场与政府,未必只能二选一——它们完全可以共存,甚至彼此成就。
这不是简单的两头妥协,而是一种更高明的制度创新——让资本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资本服务。用资本主义的工具,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或许,新加坡模式最启发世界的一点是:哪怕外表看起来再资本主义,它的内核,始终跳动着一颗关注社会大众的社会主义之心。
通心粉们,你觉得新加坡这条“中间道路”能复制吗?新加坡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
评论区等你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