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9月13日报道,在十余架无人机10日进入波兰领空后,多个北约国家将向北约东翼调动军队和战斗机。丹麦、法国和德国已经率先行动,部署军机以加强北约东翼的军事力量,预计其他北约成员国也会陆续跟上。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12日表示,北约启动代号为“东方哨兵”的行动,旨在加强欧洲东翼的防御。这一举措,瞬间让本就紧张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微妙。
事件的导火索是9月9日发生的“无人机入侵”事件。波兰宣称20架俄军无人机越境,部分被击落,这是北约国家首次在本土击落俄军飞行器。尽管俄罗斯否认指控,但波兰迅速关闭边境并启动北约《集体防御条约》第4条——这一条款允许成员国在遭受威胁时召开紧急会议,却未达到触发集体防御的第5条标准。
更深层的背景是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这场原计划在波兰边境举行的演习虽调整至白俄罗斯中部,但仍被波兰视为“进攻性威胁”。演习中测试的新型中程导弹射程覆盖华沙,而苏瓦乌基走廊——这条连接波罗的海三国与波兰的狭长地带,一旦被俄军控制,将切断北约东翼的陆上联系。波兰总理图斯克直言:“当导弹射程覆盖华沙时,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
北约的行动呈现出“双重逻辑”:一方面,法国“阵风”战机、德国防空巡逻机、英国承诺的增援部队,构成对波兰的军事背书;另一方面,北约刻意回避启动第5条集体防御条款,反映出对俄罗斯核威慑的忌惮。这种“既要展示肌肉,又怕擦枪走火”的矛盾心态,暴露了北约在东欧战略上的骑墙困境。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此表态,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不可接受、危险”,同时强调不清楚无人机是不是针对波兰的。总之,始终把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作为北约的“领头羊”,美国的角色耐人寻味。美一方面通过北约框架向东欧输送武器,2025年已向乌克兰提供价值超2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拒绝直接下场,将冲突控制在“代理人战争”层面。这种“离岸平衡手”的玩法,既消耗了俄罗斯的国力,又避免了与俄正面冲突的风险。
那么俄罗斯会主动攻击北约吗?
从现实利益看,俄罗斯没有动机主动挑起战争。经济上,俄罗斯2024年GDP增长4.1%,但通胀率仍达9.52%,战争将彻底摧毁脆弱的经济复苏;军事上,尽管拥有核优势,但常规军力与北约存在代差;政治上,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已使俄罗斯战略空间被压缩,此时开战无异于自掘坟墓。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灰色地带冲突”的升级。无人机入侵、网络攻击、信息战等非传统手段,正在模糊和平与战争的界限。波兰将无人机视为“混合攻击”前兆,而俄罗斯认为这是乌克兰“嫁祸”的阴谋——这种认知差异,比直接的军事冲突更危险。
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对峙并非不可避免。双方仍保持着外交沟通渠道,事件后俄罗斯甚至提议与波兰进行防务磋商。北约的军事调动更多是防御性姿态,旨在威慑而非挑衅。但无人机技术降低了冲突门槛,增加了误判风险。东欧平原上,新的铁幕正在缓缓落下。北约战斗机巡逻频率增加,部队正在向东移动,而俄罗斯也在加强其西部军区的部署。欧洲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安全挑战,任何一方的误判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