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还记得前不久那场震撼人心的大阅兵吧?压轴出场的那个“大块头”——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可是赚足了眼球。解说词里那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厉害?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一唠。
东风-5C可不是一般的导弹,它是咱们国家战略反击体系里的“王牌选手”。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是个实实在在的“重器”。它用的还是液体燃料发动机,别看现在固体燃料挺流行,液体燃料的推力和比冲力更大,加速性能更猛,更适合洲际打击这种“长途奔袭”的任务。
最让人咋舌的就是它的射程了。超过20000公里,真正实现了全球覆盖。这意味着啥?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对中国构成核威胁,东风-5C都有能力给它“送回老家”。军事专家邵永灵说了,这种全球覆盖的射程,让咱们发射点位的选择更灵活,不用非得憋在某个特定方位发射,还能避开反导系统的重点防御区,挑一条更容易突防的路线飞过去,让对手防不胜防。
光打得远还不够,还得打得狠、打得准。东风-5C在这方面更是下了硬功夫。它采用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MIRV),能带着10个分导弹头。这些弹头可不是一窝蜂冲着一个目标去的,它们能在纵深几百公里的区域内,各自锁定不同的目标,还能调节攻击的先后次序。这就好比不是扔出去一柄大锤,而是撒出去一把精准的“子弹”,每个都能要命。更绝的是,这些分导式弹头可以是核弹头,也可以是常规弹头,甚至还能是诱饵弹,真假难辨,让对方的防御系统彻底抓狂,拦截难度指数级上升。
要想精准命中目标,离不开先进的制导技术。东风-5C综合采用了惯性制导、星光制导,再加上咱们自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种技术叠加,让它的打击精度非常高,据说都能赶上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水平了。它的飞行速度也快得惊人,能达到几十马赫,留给对方拦截系统的时间窗口微乎其微。
或许有人会觉得,展示这种“大杀器”是不是太张扬了?其实不然。咱们发展战略核力量,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防御,是为了打破核讹诈、核威胁,确保国家的安全。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白纸黑字地承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我们搞这些,不是为了跟谁搞军备竞赛,而是要把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同时确保有效的战略威慑,让你不敢打我,从而达到以武止戈、维护和平的目的。
东风-5C的亮相,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肌肉,更是告诫国人不能忘记历史,提醒我们现实威胁依然存在。手里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有了东风-5C这样的国之重器,咱们的底气才更足,捍卫和平的盾牌才更加坚固。
这款导弹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国在核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比如核弹头小型化技术的成熟,这才让分导式多弹头成为可能。未来中国的新型核武器,可能会朝着“小型化”、“机动化”和“高超音速化”这三个方向继续发展。
总之,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凭借其全球覆盖的射程、分导式多弹头的强大突防能力和精准的打击精度,成为了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中当之无愧的“压舱石”。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遏制战争,是为了让和平的天空更加宁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