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消息称,北京出现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伴有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房山、丰台、大兴、朝阳等地出现冰雹,最大直径2厘米左右。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发视频称北京某地铁站附近一车棚被冰雹砸坏。还有博主晒出了受损车辆照片,前挡风玻璃被砸碎,车身有凹坑。
车棚受损。图/视频截图
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彭进峣表示,车险中的主险已将冰雹等自然灾害纳入保障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投保了交强险或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则无法覆盖车辆自身的损失。此外,对于车辆的附加设备,如车膜、行车记录仪等,除非特别约定,否则一般不在主险覆盖范围内。
【1】专家:直接原因是形成了一个超级单体风暴
北京这场冰雹为何这么强?据北京晚报,根据气象部门近十年的统计资料,北京地区每年4月初到9月下旬都会出现冰雹,目前临近9月中旬,从出现时间上看是正常的,但强度确实比较少见。
从监测来看,从昨天18时之后,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尤其是从山区移到平原地区之后明显增强,形成了超级单体风暴。这相当于一个非常强的对流云团,一般出现后都会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经过丰台、大兴、朝阳南部和通州,移动路径大概是一条40多公里长,2至3公里宽的窄带。冰雹就产生于这条窄带上。”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表示。
通过了解,强冰雹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形成了一个超级单体风暴,至于超级单体风暴为何会形成,这就跟整个不稳定的大气条件有关系。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南下的时间比往年偏晚,整个华北平原地区低层的暖湿条件特别好,水汽很充沛。而昨天高空还受到冷空气影响,当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的层结,“即高空是干冷的,低层是暖湿的,对流云团进入到这样不稳定的层结后,有利于其强度增强,进而产生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说。
不过,这样的超级单体风暴今年七八月盛夏时节也出现过,但9月出现这么强的情况算是比较少见。而每次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形式是不一样的,可能会是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又或是像昨天这样比较剧烈的冰雹,还有可能是龙卷风。但具体哪一次会产生哪一种或者哪几种形式,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2】大兴消防: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
面对冰雹天气,市民又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市民被冰雹砸伤,消防救援人员为他们清洗伤处、消毒。图/大兴消防
大兴消防表示,路上行人应尽快进入室内或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避免在树下、广告牌下停留,以防雷击或坠物风险。若暂时无法找到遮蔽处,可用背包、厚衣物等护住头部和颈部,减少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市民切记躲避时要远离易碎品,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损伤。避免躲藏风险区域:低洼易积水处;河道泄洪区;树木、广告牌下方;外墙有悬挂物的建筑。
驾驶车辆行驶途中突遇冰雹,驾驶员应保持冷静,立即降低车速,开启双闪灯,并就近寻找地下停车场躲避。若无法立即停车,应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或猛打方向,防止车辆失控。
此外,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强对流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出行,建议携带防护工具,如雨伞、头盔等,并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
强对流天气不仅对户外活动造成影响,室内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冰雹天气下,室内人员应第一时间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或百叶窗,避免玻璃碎裂引发的飞溅伤害,尤其要远离落地窗、阳台等易受冲击的区域,老人和儿童应转移到房间内侧活动。
对于高层住宅或写字楼内的市民,需警惕冰雹和大风叠加导致的窗外物品坠落。应及时收好花盆、晾衣架等室外悬挂物,避免砸伤行人。若听到建筑物外墙或玻璃有异响,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物业排查隐患。
九派新闻记者 陶梓童
编辑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