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
单位里最厉害的人,那种敢拍桌子、敢跟领导叫板的,我们管他们叫“刺头”。
后来才发现,这些人要么早就卷铺盖卷了,要么就一直在原地不动。
真正能扛事、能成事人,都长着一张平和的脸,揣着一颗通透的心。
他们一般都遵循着一条原则:先保身,再谋事。
先说几个故事。
01
一个技术部的小伙叫阿强,985毕业,代码天才。
公司有个项目因为领导外行指挥内行,技术架构从根上就错了。阿强看出来了,觉得这是低级错误,对公司不负责。
但他年轻气盛,不会沟通。他没有私下里找负责人探讨,而是选择部门周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指出问题所在,等于把领导的方案推翻了。
场面一度尴尬。
领导脸都变了,但当着大老板的面不好发作,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让阿强主导修改。
项目是做完了,但阿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他被打上了”“情商低”“不懂配合”的标签。从此,升职加薪没他的份,核心项目不让他碰,大好前途被一件事影响了。
因为不懂人性,他那点本事,成了扎在别人眼里的一根刺。
02
再说一个我以前的同事,老刘。
老刘这个人,看着特别“怂”。领导安排什么,他都笑呵呵地说“好的好的”。哪怕是明显不合理的活儿,他也不当面顶撞。
有一次,公司空降来一个副总,为了立威,非要推一个新业务。所有人都知道那玩意儿就是个坑,谁碰谁死。
副总点名,让老刘牵头。
我们都替老刘捏把汗,觉得他要完蛋了。
老刘呢?他接了。但他不硬干,他先是天天“加班”,整理了厚厚一摞材料,把这个新业务的市场风险、投入产出、人员配置需求,用数据和图表,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
然后他拿着这份报告,不去找副总,而是挨个去找财务总监、人事总监、销售总监“请教”。
他说,王总,您看我这个预算,靠谱吗?李总,您看我这几个人,能干这活吗?
一圈下来,所有部门负责人都知道这事儿不靠谱了。
最后在总裁办公会上,不等老刘开口,财务、人事几个大佬就先提出了质疑。副总那个项目自然黄了。
而老刘不仅没得罪人,还给所有大佬留下了个“做事严谨、考虑周全”的好印象。
真正的高手,从不会正面冲锋,他们会曲线救国。
03
我一个远房表哥,在一家老国企。
前几年,单位搞数字化转型。一群五十多岁的老同事怨声载道,说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电脑我们都玩不转。
表哥也五十多了,但他一句话没说。
下班回家,自己偷偷在网上报了个班,学那些新的办公软件。
学得不快,笨鸟先飞。一个功能,他翻来覆去练几十遍。
半年后,新系统全面上线,整个部门乱成一锅粥。
这时候,表哥站出来了。报表这里卡住了,他过去三两下搞定。流程那里走不通了,他过去指点一下。
后来部门重组,需要一个懂业务又懂新系统的“过渡性”领导。除了他,没第二个人选。
04
先保身,再谋事。这话听着功利,其实是很大的生存智慧。
“保身”,保的是什么?是你的位置,你的人缘,是你继续留在这个牌桌上的资格。你连牌桌都上不了了,手里攥着四个二、俩王,有什么用?
“谋事”,谋的是时机,是方法,是那个能让你一击必中的机会。
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明白:解决问题,永远不是最高级的本事。不让自己成为问题,才是。
05
历史上把这套玩得最明白的,是曾国藩。
他刚出道的时候,就是个愤青,道德标兵,逮谁怼谁。在京城当官,把皇帝、同事、亲戚,得罪了个遍。结果就是处处碰壁,差点被咸丰皇帝砍了脑袋。
这就是典型的“硬刚”。
后来他被赶回老家,吃了大亏,才开始琢磨过味儿来。他悟了。
他再出山,整个人都变了。
开始变得“圆滑”,懂得给人送礼,给人面子,打掉牙往肚里咽。
他懂得了“先保身”。他先把自己这张网织好了,把自己在官场这个“雨林”里的位置站稳了。
然后,他才开始“谋事”——练湘军,平天下。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是看他能战胜多少对手,而是看他能忍受多少委屈,能与多少傻瓜共存。
在单位里,对错很多时候没那么重要。
硬刚,就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别人的人品,不划算的买卖。
我们先确保自己不被踢出局。
只要你还能留在桌子上,你就有机会。被清出场的人,连看牌的资格都没有。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