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文章亲切而温暖,有种穿透灵魂的力量,能给人的心带来慰藉,又如黑暗中的一缕微光, 能 让人看 清 前 行 的方向。
她就是毕淑敏,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作家,被作家王蒙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她拥有作家、医生、心理咨询师三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医学、心理学背景,通过文字把深重厚实的智慧传递给读者。
两次弃医从文,用文字疗愈灵魂,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01
军旅生涯,埋下写作的种子
1952年10月,毕淑敏降生于新疆伊宁一个军人的家庭,后来随父母回到北京,并在北京长大。
16岁那年,她毅然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从军入伍,并选择了条件极其恶劣艰苦,号称为“世界脊梁之脊梁”的西藏阿里分军区,成为一名医务人员。
在那个平均海拔4500米,人迹罕至之地,毕淑敏一待就是11年。严酷的军旅生涯和残酷的自然环境给她留下了厚重的生命积淀。
在高原反应严重、身体极度不适的艰苦环境中,她始终保持阅读习惯,书籍成为了她的精神食粮和坚定的力量。
当时部队的藏书有限,每个连队只配了一套《鲁迅全集》,这套书籍成为了她成了她业余生活的全部。
在高原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她点着一盏油灯,一遍一遍地看这本《鲁迅全集》,一遍一遍地徘徊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后来有一个病人为了表示感谢,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作为礼物送给她。她 拿 这本书跟人交换,用以书换书的方式阅读了上百本书。
后来,毕淑敏回忆起这段经历,将这本书称为自己的“第一桶金”。
由于环境恶劣,死亡成为常态。在 她 年轻的生命中 , 她见识了太多死亡 , 这让她对生命意义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并塑造了通透的生死观。
她曾经说过:我之所以关注生命与死亡,原因始于我在阿里生活十几年的苦思冥想,因为,正是那里生活的严酷现实,使我开始思考人生这样严肃的问题。
可能,正是这些不寻常的军旅经历为她弃医从文埋下了伏笔。
02
弃医从文,唯有热爱不可辜负
退伍转业后,毕淑敏回到北京当医生。
她总是感觉到那座高山虎啸龙吟在召唤她,她心中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把在阿里那段刻骨铭心军旅生涯书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守边战士可歌可泣的事迹。
终于在一个有闲暇的夜晚,她写下了第一行字,这就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她在昆仑防区部队拉练过程中发生的事。
虽然是第一次创作,但她一气呵成,她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挥洒青春、豪情万丈的年华。
三个月后,小说终于成功发表,引起轰动,并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她从此步入文坛。那一年,她35岁。
随后,她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预约死亡》和《红处方》,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她在医生和作家的两种身份之间切换 ,利用点滴的空闲时间进行创作, 但是她发现这两种身份不能兼顾。
医生是一份与生死打交道、容不得半点失误的职业,而作家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甚至需要待在虚拟的空间里,这种虚与实的切换让她无力应付。
为了能够潜心创作,毕淑敏决定 弃医从文。做这一决定的时候,她已过不惑之年。她说,做此选择,唯有热爱可以解释。
是对写作的热爱赋予她无比的勇气和坚定信念,让她在文学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从此,医学界少了一名出色的内科医生,文坛多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从军、从医的独特背景、刻骨铭心的体验让她的小说独具风格,成为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成功。
03
转战心理学,用文字疗愈心灵
1998年,46岁的毕淑敏成为一名心理咨询专业的“高龄”硕士研究生。
已经功成名就的她与一班年轻的同学一起学习,将目光从星空转向心中,去心灵最深的地方寻找生命真谛。
50岁那年,她终于完成了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方向的课程,成为一名注册心理医生。
成为心理咨询师后,由于慕名而来的人太多,毕淑敏忙得连轴转,她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但即便如此,她能救助的人数非常有限。她深感自己分身乏术,无力回应那么多人的求救呼吁。
于是她决定从临床心理医生的岗位上退下,换一种方式来助人,那就是用写作的方式为更多人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知识。
与读者分享和交流,破解生命中的疑惑、心理上的困扰,解读幸福的实质。
她以来访者的故事为背景,创作和出版了“毕淑敏心理健康丛书”系列心理纪实作品集,《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和你一起幸福》和《心灵七游戏》,后者被称为“一本可以改变你一生的心理健康规划书”。
为了唤起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预防乳腺癌,她写下了《拯救乳房》。
为了让社会对心理咨询行业有所了解和认识,她写下了的长篇小说《女心理师》,还被拍成电视剧,备受好评和喜爱。
无数读者从她的文字中对神秘邃远的心理得以窥见一二,她的文章仿佛一颗陨石击中小行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04
毕淑敏三十八年来笔耕不辍,是中国文坛不可多得的高产作家。她至今已经出版了百余部作品,包括多部小说和《毕淑敏散文集》。
她 最新出版 的三部 自选集《生命卷》、《幸福卷》和《心理卷》 ,汇集了她的人生智慧。
读者可以从这三部选集中找到如何看待生命、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答案 。
文字可超越时空,可穿越心灵的藩篱。
毕淑敏说“书可能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在缔造灵魂方面的功劳是第一位的。”
作者: Linda, 儿童教育硕士,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弘丹写作社群年度会员
第十期AI写作营提前报名中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第九期的【AI写作特训营】,并且跟着课程的方法,学会了AI语音写作,10分钟写好一篇文章的初稿,实现了公众号日更。
而且还学会很多AI的使用,比如AI绘本、AI音乐、AI绘画、AI制作PPT,AI写公众号文、小红书笔记、短视频脚本、AI写直播稿等
还有用AI批量创作小红书图片/金句海报,AI写小说,AI写散文,用AI开发课程等。
第十期的AI写作营,提前开放预约和报名,具体的开课时间待定,大家可以先抢占名额。
每一期的AI写作营的内容,都是会全面升级,结合我最新的AI写作的实战。
AI写作特别高效,也让我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间,依然能保持高产。
很多人都说想要做到公众号、小红书的日更,但总觉得时间太少、写得太慢。
越忙越需要学会AI写作,因为AI是帮助你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借助AI写作,我们可以10倍提升效率。
也期待更多的小伙伴,跟我一起轻松、高效、快乐地写作,一起实现公众号日更。
欢迎提前预约和报名第十期 AI 写作营,添加书琪的微信,咨询报名。
报名后添加客服微信,请备注:AI写作特训营
期待跟你一起开启AI写作之旅!
PS:欢迎大家关注“弘丹写作”的视频号,我会经常在视频号直播分享我读过的好书,也一起聊聊AI写作。
这是弘丹的个人微信号,可以添加弘丹的微信号,和弘丹成为朋友,围观弘丹的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