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退休后的养老金,很多人一听全国平均四千块左右,就觉得自己的两三千怎么这么少。其实这事儿得掰扯清楚,别光盯着那个数字发愁。咱们国家养老金体系是多层次的,主要靠基本养老保险支撑,2025年刚调整完,上调了2%,惠及一亿五千万退休人员。这次调整从今年1月1号开始执行,针对去年年底前退休的那些人,整体水平按2024年月均养老金的2%来提。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水平现在算下来,全国月均基本养老金大概在四千元上下浮动,这个数不是随便说说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通知出来的官方数据。要是你60岁退休后能稳稳拿到这个水平,在企业职工里头已经算得上优秀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不光是平均值,还得看地区、缴费年限这些实际因素,拉低平均的往往是中西部低收入群体和高龄倾斜少的那些人。
先说说这个“优秀线”到底划在哪儿。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到2025年调整后,基本稳定在四千元左右,这个数字来自人社部的统计,包含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部分。定额调整就是每个人每月多加个固定金额,比如有些省份是29元到34元不等,不管你养老金高低都一样加,体现公平。挂钩调整则跟个人缴费年限和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满15年部分每月加固定几元,超过的部分再按比例提,比如陕西是超过15年每满一年加2元。倾斜调整主要照顾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七十岁以上每月额外加20元到50元不等。
为什么说四千元优秀?因为这是平均,里面有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拉高,也有西部小县城拉低。在一线城市,月均能到五千二到五千六,但如果你在那儿只拿四千,就有点跟不上了。可在中西部,拿三千多已经不错了,有些地方两千五也正常。拿我查的资料看,2025年北京调整后,企业退休平均超五千,福建定额加29元,缴费年限挂钩每满一年加1.8元,这些地方四千起步才算及格。反过来,西部省份像新疆,每人每月加34元,但基数低,三千块就顶尖了。所以,全国四千这个数,放在企业退休整体看,已经是中上水平,说明你缴费和退休地没拖后腿。
养老金为什么这么算,差这么多,主要看几个硬指标。缴费年限是最直接的,国家最低15年,但实际平均二十多年。缴费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因为基础部分按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算,每多一年多一年的权重。比方说,缴费40年的老同志,基础养老金能多出好几百,比缴费25年的多两成不止。缴费基数也关键,你按当地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更高缴,个人账户积累就厚实,退休时账户养老金=账户余额除以计发月数,139个月是标准。基数低了,退休拿的就少。
退休地工资水平还影响大,基础养老金公式里有当地社平工资系数,大城市高,小地方低。比如,北京社平工资高,基础就水涨船高。2025年调整方案里,这些挂钩机制继续发挥作用,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的,每满一年每月加1.8元到2元不等,基数高的自然挂钩多提。别小看这些,累积起来差一千多很正常。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的差距也在这儿,机关平均六千七,企业四千,差一半。但从2014年并轨后,机关也开始缴费八成,待遇统一计算,差距在缩。预计到2030年,缩小到30%以内,现在2025年已经好转不少,过渡期“中人”有过渡养老金补,但整体趋平。
养老金体系不是单打一,得看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金,大头,占九成多,包括基础和个人账户,覆盖十亿多人。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金也调整,基础养老金全国每人每月加20元,最高标准的地区到每月280元。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率才百分之二十四点五,单位自愿建,你要是赶上,退休多一份投资收益,像银行存款加利息。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新鲜事儿,2024年底全国推开,每年最多存一万二千元,还能抵税,税前扣除一千二,税后投资理财。参与率现在百分之八点七,不高,但潜力大。为什么三支柱重要?因为第一支柱替代率只有百分之四十,退休收入是上班时的四成。国际上OECD国家平均百分之六十,北欧七成五到八成。中国这水平保基本生活,但想宽裕,得靠二三支柱补。2025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产品多样化,投资股票基金啥的,长期看收益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